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经 > 茶说 第一章

茶说 第一章(1/2)

    茶说 第一章

    一〓择器

    【原文】

    器之要者,以铫{1}居首,然最难得佳者。古人用石铫,今不可得,且亦不适用。盖铫以薄为贵,所以速其沸也,石铫必不能薄。今人用铜铫,腥涩难耐,盖铫以洁为主,所以全其味也,铜铫必不能洁,瓷铫又不禁火,而砂铫尚焉。今粤东白泥铫,小口瓮腹极佳。盖口不宜宽,恐泄茶味,北方砂铫,病正坐此,故以白泥铫为茶之上佐。凡用新铫,以饭汁煮一二次,以去土气,愈久愈佳。次则风炉,京师之石灰木小炉,三角形,如画上者,最佳。然不可过巨,以烧炭足供一铫之用者为合宜。次则茗盏,以质厚为良,厚则难冷,今江西有仿朗窑{2}及青田窑{3}者佳。次茶匙,用以量水,瓷者不经久,以椰瓢为之,竹与铜皆不宜。次水罂{4},经受水二三升者,贮水置炉旁,备酌取,宜有盖。次风扇,以蒲葵为佳,或羽扇,取其多风。

    【注释】

    {1}铫:读音diào,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2}郎窑:清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的官窑瓷器。釉色以宝石红最著。

    {3}青田窑:古时名窑。在浙江省青田县。

    {4}水罂:罂,读音yīng。盛水器,形状为小口大腹。

    【译文】

    煎茶所用的器皿中,以茶铫居第一,但很难得到优质的。古人煎茶用石铫,现在买不到,即使买到了也不实用。因为茶铫愈薄愈好,薄了能很快将水烧沸,石质的铫肯定不会薄。现在有人用铜铫,铜的味腥涩难耐,而茶铫又必须洁净,才能保持茶的真味不变,铜铫肯定不洁净,但瓷铫又不耐火,只有砂铫可以选用。现在广东有种白泥烧的茶铫,小口圆腹,质量最好。茶铫的口不能宽,宽了会漏出茶味,北方的砂铫,弊病就在于口宽,所以还是广东的白泥铫为最好。如果是新铫,使用前要用粥汁煮一两次,除去铫的土腥气,用得愈久的茶铫愈好。其次重要的是风炉,京师一带石灰木风炉,呈三角形,像画上一样的,最为理想。风炉不要过大,以每次烧的炭刚好煮沸一茶铫水为宜。再次就是饮茶的碗盏,胚胎厚的好,厚可以保温不易冷却,现在有江西仿制郎窑和青田窑的,是好茶盏。再次是茶匙,测量水用,瓷制的不耐用,最好是椰瓢,竹和铜都不适合制茶匙。再次是水罂,大小能盛两三升水,贮满水放在风炉旁,准备煎茶时取,最好有盖子。最后是风扇,蒲葵扇就很好,或者羽毛扇,因为它们的风力大。

    二择茶

    【原文】

    茶以苏州碧螺春为上,不易得,则杭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1}稍粗,或有佳者,未之见也。次六安{2}之青者,若武夷、君山、蒙顶,亦止闻名。古人茶皆碾,为团,如今之普洱,然失茶之真。今人但焙而不碾,胜古人。然亦须采焙得宜,方见茶味。若欲久藏,则可再焙,然不能隔年。佳茶自有其香,非煎之不能见。今人多以茶果点之,茶味全失。且煎之得法,茶不苦反甘,世人所未尝知。若不得佳茶,即中品而得好水,亦能发香。凡收茶必须极密之器,锡为上,焊口宜严,瓶口封以纸,盛以木箧,置之高处。

    【注释】

    {1}岕茶:古代名茶,产于江苏宜兴县的罗岕山。明代冯可宾有《岕茶笺》,论述甚详。

    {2}六安:古代名茶,因产于安徽六安而得名,明代陈霆《两山墨谈》称誉它为“天下第一”。

    【译文】

    茶叶,苏州的碧螺春为最佳,但是最不容易得到,还有杭州的天池茶,较差点是龙井茶;岕茶稍粗,其中有品种很好的,也没看见过。次一点有六安茶中茶色碧青的,还有武夷红茶、君山银针、蒙顶石花等,也只是听到过名称而已。古时候加工茶都碾制成团茶,像现在的普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