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经 > 煮泉小品 第三章

煮泉小品 第三章(2/2)

泠则夹石渟渊,特入首品。余尝试之,则与山泉无异。若吴淞江,则水之最下者也,亦复入品,甚不可解。

    【译文】

    江,是公共的,很多水都汇聚到江里面。水多味道自然杂乱,所以陆羽说:“江水一般”,又说:“江水要取用远离人生活的地方”,因为离人远,就没有漂浮物,那么水就要清澈一些。

    泉水从谷流入溪到江再到海,力气渐渐变弱,气渐渐变薄,味道也渐渐变咸,所以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十洲记》中说:“扶桑的碧海,水既不苦,是真正的碧绿色,味道甘香美妙。”这简直就是神仙喝的水。

    离潮汐近的地方必定没有好的泉水,可能是由于有卤的缘故。天下的潮汐只有武林的最盛,所以那里没有佳泉。西湖的山中则有好的泉水。

    扬子,是江。南泠那一段水经过石崖聚留成渊,归入最好的品种。我曾经尝试过,果然与山泉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是吴淞江,那水就是最下等的了,但也将它列入了好水的品种,这就让人无法理解。

    九〓井水

    【原文】

    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通也,物所通用者也,法也,节也,法制居人,令节饮食,无穷竭也。其清出于阴,其通入于淆,其法节由于不得已。脉暗而味滞,故鸿渐曰“井水下”。其曰“井取汲多者”,盖汲多则气通而流活耳。终非佳品,勿食可也。

    市廛民居之井,烟爨稠密,污秽渗漏,特潢潦耳。在郊原者庶几。

    深井多有毒气。葛洪方:五月五日,以鸡毛试投井中,毛直下无毒,若回四边,不可食。淘法以竹筛下水,方可下浚。

    若山居无泉,凿井得水者,亦可食。

    井味碱色绿者,其源通海。旧云东风时凿井则通海脉理,或然也。井有异常者,若火井、粉井、云井、风井、盐井、胶井,不可枚举。而冰井则又纯阴之寒冱也,皆宜知之。

    【译文】

    井水要清,相当于清洁的泉水;要通,万物以流通为宜;要有法有节,法就是使住在这儿的人节约使用,井水就不会穷尽。井水的清澈来源于阴,它的通来源于淆,它的有法有节是不得已的。如果水脉不通的话味道就显得苦涩,所以陆羽说:“井水为下。”另外还说“井水要用经常汲取的。”这是因为经常汲取的井气流通畅则水流就活。但井水终究不是最好的品种,不喝也可以。

    市区民居里的井,烟雾缭绕,污秽渗透到井里。水的颜色和味道已经都被破坏了。在郊区的井就没有这种情况。

    深井之中大多数有毒气。葛洪方中记载:五月五日,将鸡毛试着投进井里,鸡毛如果一直下去那就没有毒,如果在四周回旋,说明这里的井水就不能喝。只有用竹筛下水淘过,才可以喝。

    如果你住的山里面没有泉水,凿井得到的水,也可以喝。

    如果井水的味道发涩并且颜色发绿,这说明它的源头直通海里。以前有说刮东风的时候凿井就能通海脉,也许就是这样。井也有异常的,例如:火井、粉井、云井、风井、盐井、胶井,没有办法全部列举出来。而冰井又是纯阴至寒,这些都是应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