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经 > 大观茶论 第三章

大观茶论 第三章(2/2)

有细密的白色斑纹,古人称为“兔毫斑”。见前注。

    {2}易于取乳:宋人斗茶,以茶面泛出的汤茶色白为止。乳即指白色汤花。宋代大诗人苏轼《试院煎茶》诗云:“**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译文】

    茶杯的颜色以青黑色并且釉面上有细密白色斑纹的为上等品,因为这种釉色最能显出茶水的颜色。茶杯底的直径和杯口的直径要相差大一些,深而略微宽些,杯底深茶叶容易立起并形成白色汤花,杯底宽用茶筅回旋搅动时不阻碍拍击拂扬。当然也得看茶的容量多少来决定使用茶杯的大小,茶杯高茶水少就会遮掩住茶色,茶水多茶杯小就会盛装不下。茶杯要先使用火烘热,茶杯预热茶叶就会发得快、立得久。

    十〓茶筅

    【原文】

    茶筅{1}以觔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脊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劲如剑脊,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注释】

    {1}筅:读音xiǎn,古时茶具,竹制形似帚,用以搅拂茶汤。

    【译文】

    茶筅是用生长多年的大毛竹制造而成的。筅身要厚重,筅枝要稀疏而劲直,上粗下细,就像剑脊的形状。筅身厚重,操作时有力便于运行;筅枝稀疏劲直像剑脊的,即使拍击拂扬过度茶汤也不会生成浮沫。

    十一〓茶瓶

    【原文】

    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园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译文】

    茶瓶以金银制造的最为合适。它的大小,因茶水的多少而选用。往茶杯注茶的水平高低,完全取决于瓶嘴打造得怎样。嘴口和瓶身的接口处要大,瓶嘴要有弯度,成抛物线形,这样注茶的时候即使水力大,水柱也会紧而不散;嘴口处要圆而小,峻如刀削,这样注水时容易控制并不会产生断续水滴。注水力大时还便于控制,水柱不会产生断续水滴,这样就不会破坏茶面的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