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山高水长 > 第一章 忆张中行先生(2)

第一章 忆张中行先生(2)(2/2)

张先生当然也答应,拿上他的“博士”帽,拉上同办公室的人,跟我们走到室外。后来我知道,这帽子,就是《读书》杂志的女编辑给用毛线勾的。

    我们一一跟张先生合影,然后辞别出来。总编辑提议:“见到这样的名家,真是应该庆贺一下,走,吃爆肚,喝二锅头去。”

    和张中行先生的书信往来

    现在已经是一个不写信的时代了。

    我做编辑数十年,对于信件往返,早已习以为常。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检各地来信。一旦看到老友熟悉的笔迹,内心总是充满了喜悦,而对于那些陌生的信件,也同样充满期待,因为你不知道将会有什么故事。

    孔子说他“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我也久矣不复收到来信。对着电脑,电子信箱也空空的时候,就念起和张中行先生的书信往还。

    查查张老来信的数量,有三十来封,我时常有一句话可夸口,那就是起码在我们单位,我保持着与张老最多的书信往来的纪录。

    数量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微雨天气,看着窗外的风景,翻检出这位世纪老人的信札,随便打开几封来读,那也是多么有情调的事啊。最有意思的是,当我翻看一些名人的著作时,比如周作人,辜鸿铭,启功,经常会无意中跟张中行先生联系起来,因为这些名人跟他都有多多少少的联系。这时再看张中行先生的来信,读着他那些文白相间、措词工整的来信,于心情上,就更多了一份亲切。

    张先生的来信,字体工工整整,页面整洁,一般以一页为限,抬头是称呼,接着是正文,及至落款,不多不少,正好满一页。所以这信,常常成为我学习的模范格式。

    收到张先生第一封信时,最为激动。因为他是名人,我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给他写了第一封信。至于能否回信,我不敢想。那时有个最基本想法,反正是单位出邮资,我寄信又不花钱,张先生若能回信最好,回不了,我权当练习写信了。这想法虽然低俗,但却极为真实。

    然而张先生真的回信了,是在冬天。我在此之前,经人介绍,和我们的总编辑一起,去北京他的办公室,拜访过他一次。跟所有初次见面的开头一样,他先是问我们如何找到他的,同时说,刚才有《读书》杂志的编辑给他打过电话,说有两位河南的编辑将要来访。我们明白,这是我们事先做的功课起作用了。

    当然,更重要的功课,是我们事先都细读过他的不少文章。说不少,一点也不夸张,那就是我极其认真地读完了他的《负暄琐话》,熟知其中的部分内容,并且是带着几个问题去看望他的,那么这样的见面,就很容易进入状态。我们见过一些来访者,先是对你表示敬意,然后说早已拜读过大作,但是一聊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他并不了解你,那这样的谈话,就显得难以深入。现在不同,我们单方面对他熟悉了,所以提出的话题,就很容易让张先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