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黄铜和锌的冶炼(1/2)

    黄铜和锌的冶炼

    “倭铅”最早见于飞露子在公元918年所著的《宝藏论》,从中可以推测,早在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冶炼锌。

    黄铜具有黄金的色泽,常被人误认为是黄金。唐代慧琳曾在《一切经音义》中写道“鍮石似金而非金也”。这里的鍮石指黄铜,最早的鍮石指自然界中具有黄金色泽的硬石,因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黄金色泽,金光闪烁,所以也称为是鍮石。大家对黄铜可能并不陌生,明代传下来的铜钱,就是用黄铜铸造而成的。

    “黄铜”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这种“黄铜”指的是何种铜,目前尚不明确。而黄铜一词专指铜锌合金,则始于元代。

    专指铜锌合金的黄铜,名字虽出现的晚,但是它的冶炼出现的时间却很早。我国在六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黄铜了。西汉以前,锌作为铜的伴生矿石进入到铜的合金中,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的铜铸钱中发现了锌,但是,由于锌的冶炼比较困难,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人们认为这时的铜锌合金只是个别现象。

    大约在魏晋时期,黄铜的冶炼技术经西域传入中原,人们把含锌的矿石——炉甘石加入铜炉中,在冶炼过程中,锌被还原出来并溶解到铜中,所以制造出来的合金就是铜锌合金——黄铜。在唐朝的一些文献中,还记载有用炉甘石炼制黄铜。宋代的文献中详细记载了黄铜的生产方法,比如崔方的《外丹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