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漏刻(2/2)

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位保持同一高度,从而能均匀地流入箭壶,这样就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时刻了。

    传说漏刻早在黄帝时代就产生了。最早的漏刻没有箭壶,是把箭杆直接插在漏壶里,随水位下降,退到那一刻度,就可以大致知道什么时刻。这种方法也叫淹箭法。后来,人们在箭杆上随一木块,随漏壶水位下降,木块会带着箭杆下降,这就是沉箭法。再后来,人们发明了前面提到箭壶,即浮箭法。

    很显然,淹箭法、沉箭法和后来的浮箭法,是人们在注意到漏壶水位对水滴速度的影响,为更准确计时,而对漏刻作的改进。为了使漏壶里的水更均匀地流入箭壶中,人们还用两个甚至多个漏壶,通垢级补水,使最后一级漏壶的水位基本保持不变,由它滴入箭壶的水滴速度就十分均匀了。

    浮箭法在汉代就出现了,到了北宋时期,古人又发明了分水壶。公元1030年,燕肃制造了莲花漏,第一次用虹吸原理使漏壶水位保持一致。元代的郭守敬改进了莲花漏,创制了一架自动报时的七宝灯漏。可惜,他的发明没能保留下来。

    巧合的是,今天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套漏壶装置是郭守敬逝世那年,即1316年(元代延祐三年)制造的。它有三个漏壶榷漏刻。作为平水壶的第三壶的底部有个漏孔以外,上面还有个排水口。当流入该壶的水过多时,就会从排水口流出,从而保持了平水壶的水位不变,使水稳定地漏到受水壶里。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抱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