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龙骨水车(1/2)

    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集体智慧的结晶。——袁隆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在农村,由于水利设施四通八达,农业灌溉已经十分便利,就算是地势较高的农田,有了水泵也就解决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水泵没有发明之前,怎么灌溉那些地势较高的农田?不用着急,这一问题早就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解决了,那就是利用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踏车”、“水车”,是一种水利灌溉机械。因为其关键构造的形状像龙骨,所以称它为龙骨水车。公元2世纪时,东汉的毕岚设计了龙骨水车。《后汉书》中记载,毕岚当时担任汉灵帝的“掖庭令”,专门负责宫廷手工制品的制作。为了解决皇城缺水问题,毕岚奉命制作了龙骨水车。

    但是这一发明刚开始时并未运用到农业生产上,而是被安置在都城洛阳一座大桥的西面,用来给市郊南北大道洒水。

    三国时期,魏国的工匠马钧认真研究了灌溉工具以后,对龙骨水车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设计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翻车,并把它运用到农业灌溉上。他制作的龙骨水车,可以脚踏,也可以手摇,轻便自如,在临水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最重要的是可以连续提水,效率很高,问世以后受到欢迎。马钧发明的龙骨水车是人力的,所以汲水量不够大。但后世对它进行了很多革新。

    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