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纺车(2/2)

代著名的农学家王帧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到了北宋时期,大纺车出现了,结构由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3部分组成,原动机构是一个和手摇纺车绳轮相似的大圆轮,装有曲柄的轮轴需专人用双手才能摇动。在中国,人们利用水做动力的历史由来已久,南宋以后,人们又把水动力安装在了纺车上。以水为动力的水转大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械,主要用于加工麻纱和蚕丝。水转大纺车上锭子数多达几十枚,加捻和卷绕同时进行,它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

    纺车在元代传入欧洲,在1280年左右出版的德国斯佩耶尔的一个行会章程中,第一次有了对纺车的记载。

    随着现代机械的发展,古老的纺车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作为记载历史的纺车永远会被人们记住。

    黄  道  婆

    在纺车的改进及推广,尤其是棉纺技术应用过程中,一位女性应当获得尊重,她就是黄道婆(约1245年-?)。

    宋末元初,童养媳出身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年轻曾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当时,生活在海南的黎族人民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在与黎族姐妹的交往中,黄道婆学会了棉纺技术。

    公元1295年左右回到故乡松江乌泥泾(今上海乌泥镇)后,黄道婆和当地的织妇一起,将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此外,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大大提高了纺纱产量。在织布过程中,她又总结提高了织布中的“错纱、配色、综线、挚花”等织造技术。这些成果使松江地区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棉纺织中心之一,其精美的“乌泥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