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22)

第二章 现实主义电影道路的迷失(22)(2/2)

最能代表时代的具有人民性的电影作品。前苏联《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秋天的马拉松》、《一个人的遭遇》、《第四十一》、《战地浪漫曲》、《卓娅和舒拉》、《母亲》、《雁南飞》、《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静的顿河》、《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无数中国现当代电影无不显示了丰富的人民性内涵与浓厚的时代特征。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由于整个文化及文艺思潮本身向内转,人们开始关注更多的是个人写作、个人电影与私小说的追求,在电影表现的是更多的是导演个人理想与审美情趣,因此“地下电影”与个性化追求的风格电影多了,而赋有“人民性”意义的电影则逐渐减少。即使表现“人民性”,但是其理解意味却发生了变化,对“人民性”传统的意义予以否定,更多地去表现消费社会人们的娱乐情趣,把人民性看成娱乐性。“在商业社会的语境中,人民大众常常被界定为文化消费者。大众身份的重新界定证明,强大的市场体系正在深刻地改造所有的社会关系。” ⑥作家王朔甚至把“人民”当作阻止进步的政府帮凶,“只要我和人民搞到一起,一切都由不值变成值得了。可我觉得人民在这里是可疑的。当然,人民里有朴素的、善良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人民也可以当帮凶,这点儿事其实大家都明白的,你不能把一个普通人对你的一点好意扩大为整个人民的爱和善,你把它扩大到普遍的程度,就是一种不诚实,一种献媚。” ⑦这是一种种极端的看法与对“人民性”误读。第六代导演中也有个别电影把人民看成“群氓”,其镜头下表现的是人民的麻木,呆痴与生存环境的的极度恶劣,但这些电影最终也只是赢得炒作的“小众”电影,本来就远离人民,没有多少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