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译后记(1/2)

    1985年我在《国外社会科学》第三期上发表了《拉兹洛系统哲学述评》一文。同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翻译的E.拉兹洛写的系统哲学的简述本《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我国理论界和一般读者开始对系统哲学产生了兴趣。我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他们在读了《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之后,同我一样,有一种不满足感,并希望能尽早读到拉兹洛的全面阐述系统哲学的书——《系统哲学引论》。

    1986年我到荷兰自由大学哲学系作访问学者才始见此书的英文原版。从L.冯·贝塔朗菲作的序文中得知,在1968年出版的《一般系统论》的修订版前言中,他本人仅仅是勾画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部分的系统哲学的大纲。真正把这个纲领扩展开,推演出这样一套系统哲学则是拉兹洛的这本书。贝塔朗菲对这一工作做了全面的肯定,甚至赞扬。1987年我到意大利拜访拉兹洛本人,通过交谈,得知他这本书是一项独立的创作,但后期他结识了贝塔朗菲,并且每周要就正在写的内容交谈一次。因此,这本书可以非常恰当地看作是《一般系统论》的姊妹篇,并且是在贝塔朗菲的直接关心和参与下完成的。拉兹洛亲自告诉我,贝塔朗菲为本书作序之后,不久即谢世,那天恰恰是拉兹洛的生日,他说自己“过了一个最悲痛的生日”。所以,那篇序文可以恰当地被看作是贝塔朗菲的学术遗嘱或他传递给拉兹洛的接力棒。

    从多方面的意义上我都很想翻译这本重要的著作,但回国后各种任务都上来了,我发觉自己不会有充裕的时间来做这件工作。1988年春钱兆华来访。他大学念物理系,当时正在中南工业大学陈念文教授名下修自然辩证法专业的硕士学位,选题就是“拉兹洛系统哲学述评”。我便把《系统哲学引论》英文版的复印件一份交给他,建议他把直接讲系统哲学的后半本译出,据此好完成学位论文。不久,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制系统研究室的熊继宁来访。他已获硕士学位,是该院前几年兴起的“系统热”的中坚之一。我把另一份同样的复印件给了他,建议他译此书的前一半。后来,他又约同学刘俊生分担一半任务。年底,上海师范大学陈忠同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教研室主任金纬、国家气象局燕启民一起来看我。交谈中知道金纬曾先后在英国和美国进修过英语,且对系统哲学很有兴趣,我便请他担任本书译稿的校订任务;又请燕启民利用节假返回上海老家之便,在京沪之间传递稿件。我们这个工作班子就这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