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坏世界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的伦理学转向(4)

第二节 政治的伦理学转向(4)(1/2)

    第二节 政治的伦理学转向(4)

    在一个价值观体系中,选择什么东西作为至高价值是需要无比谨慎的事情,因为当其他价值在与最高价值发生矛盾时,其他价值就必定被牺牲掉,因此,只有最高价值才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最高价值选择不当就会使整个价值体系失去正当性,即使这一体系包含了所有好的价值也无济于事。儒家价值体系在内容上足够丰富,包括了生活所需要的几乎所有价值,但其最高价值的设计不当,其他价值再好再多也会被消解。在儒家最高价值层次中,尊尊原则正是最为不当的一个配置,它本身不是一种普遍价值,而且缺乏来自普遍价值(真善美之类)的支持,其唯一目的就是维护长老权贵的利益。亲亲原则虽然是正当配置,但独力难支,又没有构成对尊尊原则的制约,而且与尊尊原则形成某种矛盾(比如忠孝不能两全),因此儒家价值体系的设计是非常可疑的。陈胜的“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就是对尊尊的反动,不过陈胜观念也没有正当理由,它促进了与**同样有害的暴民传统,而**统治和暴民作乱是对社会的双重伤害。尊尊原则最为深远的危害就是取消了政治正当性。按照周思想,政治正当性在于贤能德治而获得民心,贤能德治是政治投资,是获得政治正当性所必需的成本。儒家过分突出尊尊原则并且使之超越了贤能德治,这样暗中取消了政治正当性问题。显然,儒家并没有完全“从周”,而是半从周半背周。

    推爱更是儒家的关键难题。亲亲虽然感人,但还必须能够推爱及众,才能够构造出普遍有效的伦理。正如孟子声称的,儒家伦理无非“善推”《孟子?梁惠王上》。而已。如果推不成,儒家就难以成立了。可是以亲亲原则进行推爱却形成了后来被费孝通描述为“同心圆”结构的伦理困境:推爱及众的要义在于情感层层外推而达到爱众,但问题是,推爱推不出多远,恩义就非常稀薄了,最后完全消失在变得疏远的关系中,推不远所以推不成。这个困难的另一面是:天下有无数家,此家与他家之间同样存在着与个人之间一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同样严重打击了推爱。这说明亲亲模式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并不是一个充分的伦理基础,它对解决社会冲突并没有决定性意义。由家伦理推不出社会伦理,由爱亲人推不出爱他人,这是儒家的致命困难。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孟子构造了性善论(孔子对人性的估计并不乐观,后世儒家普遍认同的性善论是孟子制造的)。可以想象,假如人性本善,推爱他人就是非常可能的了(尽管还不是必然),而且性善必定增大礼治教化的成功率。孟子的著名论证说,人之本性有恻隐之心等“四端”,好比人有“四体”,一样是天经地义,如此云云。这套论证的每一点都是错的:(1)四端中除了恻隐之心勉强属于自然人性(尚有待证明),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都显然属于教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