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坏世界研究 > 第五节 治乱兴亡的制度问题(1)

第五节 治乱兴亡的制度问题(1)(2/2)

社会偏爱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则是相对次要的问题,而且,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合适的,要取决于历史条件和时代需要,所谓形势。无论一种制度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是民主的还是**的,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是美德主导的还是权利主导的,只要能够形成治世就是好制度。简单地说,治重视的是保证善的社会条件,却不准备限定善的特定内容。

    周的天下体系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治世。据说周政府“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尚书?武成》。。如前所论,周的天下体系是从世界政治问题开始的,它以合理安排天下万邦的关系而建立一个合作的世界社会,比较成功地做到冲突最小化而保证了长期的和平。根据“无外原则”,只有世界制度才能够使整个世界得到治理而形成治世,只要一个社会存在着无法治理的外部空间,就存在乱世的可能性,因此,要治理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归根到底必须治理世界。于是,治乱理论要求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是普遍可传递的,即每个政治单位,包括从最大政治单位到最小政治单位的制度都必须是同构的而形成连贯通行的政治秩序。只有当一种政治制度在各个层次之间是无矛盾和可通行的,才能有效治乱,这样的政治制度才是真正普遍有效的关于政治制度的可传递性,参见赵汀阳《天下体系》中更详细的分析。。普遍可传递性能够使一种政治制度具有普遍可信性。假如某个诸侯国犯上作乱,反对天下宗主国的政治权威,那么诸侯国内拥有食邑的士大夫豪族也可以模仿这种犯上作乱的行为,因此,没有人愿意犯上作乱成为一种普遍被模仿的策略,而维持普遍可传递的政治秩序对于各级统治者都是一个稳定有利可图的策略。可见,普遍可传递性是保证一种政治制度具有普遍权威性和普遍可接受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