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玄机 >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2)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2)(2/2)

。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十一月又兼任北洋大臣。此时,李鸿章的淮军已发展到十来万人,驻防在京畿、辽东、山东、两江等地,几至半个中国,支撑着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李鸿章在这个高位上,稳稳当当地蹲了25年,这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先例。李鸿章成为清末最有影响力的封疆大吏、中堂、大人。

    治器与治器之器

    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李鸿章发现太平军用洋枪,尤其李秀成的部队洋枪最多,最不好打。他由此得出结论:外国“炮火绝妙精厉”,“只有用洋人的军火才能制服太平军”。1862年6月,李鸿章的淮军中出现了洋枪队。洋枪杀伤力有限。李鸿章很快领悟到“西洋兵法是以炮为主,以枪为辅”,因而计划练成万人以上的炮兵,尽快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

    购买洋炮和炮弹,花费浩繁。英人从英**舰上偷来的一颗十二磅炸弹就卖三十两白银,一颗破的铜帽也要十九两白银。李鸿章的淮军虽然控制了全国商业中心上海,税收可观,又享受诸多特权,但时间长了,经济上仍难以为继。于是,李鸿章向清廷奏准自办军火生产。

    李鸿章首先调早有此志的丁日昌从广东急赴上海主持建造兵工厂。丁日昌还没赶到上海,李鸿章就迫不及待先派参将韩殿甲设一局开始制造军火。丁日昌赶到后,李鸿章命他再设一局,专门仿造国外各种新式炮弹。有了这两个局还不够,李鸿章又命知州刘佐禹与“英国专家”马格里共同主持第三局制造炸弹。李鸿章将三局合称为“上海炸炮三局”。当时的人则统称它们为“上海洋炮局”。

    炸炮三局所造之炮为轻便的迫击炮(田鸡炮),生产能力较为低下,一个月统共才造六七尊。三局中刘佐禹、马格里之局用了许多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西方机器,雇用了不少洋工匠。韩殿甲、丁日昌之局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由中国工匠手工生产。一个月下来,刘佐禹、马格里之局生产炸弹四千多颗,而韩殿甲、丁日昌两局合起来不过六千余颗。后来,刘佐禹、马格里之局由上海迁往苏州称苏州洋炮局,厂址就设在太平天国的纳王府。马格里经李鸿章允准,又从国外购买了一批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一个星期即可生产二千枚炮弹,还能制造各种规格的开花炮,把上海两局甩在了后面。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将苏州洋炮局迁到南京改为金陵制造局,始终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李鸿章的洋炮局越办越有名,由此成为公认的洋务派首领。李鸿章说:“日本学习西方成功了,我们也一定能够成功。照此发展一百年,我国可永远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