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人本色 > 第十五章财政体系(3)

第十五章财政体系(3)(1/2)

    第十五章财政体系(3)

    清代的文香斋

    一位卓越的皇帝曾经朱笔一挥,就使中国流通的货币量增加了一倍。他下令,每一枚铜板的价值贬低一半。大部分地区遵守了威严的天子的意志,有些地方拒绝参与这荒唐的试验。在接受了铜板贬值的地方,它实行的情况超出了皇帝的预期。实际上需胰以前多一倍的货币来购买一两白银。现在在中国旅行的人如果不知道这段历史,就会对下面的情况感到困惑。在一个村子,一两白银可以换3600文铜板。在不远的第二个村,他就只能换1800文铜板。如果他在两个地方卖东西,然后数数他的现金,他会发现它们的数量一样。在第一个村子,新规定被接受了,但是每样东西的价格也长了一倍,使得货币交易的结果没有改变。在第二个村,头脑冷静、实际的天国子民,拒绝执行皇帝荒谬的命令。

    另一位皇帝在财政紧张时,决定制造铁货币代替铜币。人们一致地坚决拒绝使用这样的钱。官府把这种钱发给士兵,士兵们直接把它扔掉。在北京外的其他地方,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皇帝蠢行的纪念品。它们被遗弃在沙子中,连一点让人好奇的价值都没有。

    以铁代铜的尝试给帝国某些地方的货币体系留下了一个奇怪的印象。这种印象值得注意,因为它说明了人民的意志比皇帝的命令更有决定作用,是最终的法律;以及东方人的脾气是肯融通的,也是坚决的。在我提到的这些地区,人们用不同数目的铜钱来代替实际上的一百文使用。在一个镇的集市上,我发现人们把77文铜板当成100文。在另一个地方,85文等同于100文。在第三个地方,72文是100文的意思。在第四个地方,60文是100文。这种奇怪混乱现象的解释很简单。发行铁钱的时候,人们拒绝使用它们。接着是一场讨论,最后在人民与当地政府之间达成妥协。政府提出,100文钱中铜铁货币各占一半。人们拒绝了这个提议。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决定,在强迫使用铁货币流通的地方,有的把77文当做100文,有的把85文当做100文铜板。人们温顺的程度就可以由名义货币和实际代表的铜钱数目的差距来衡量。最后只得到了一个结果,就是增加了财政体系的复杂性。在兑换银子时,我被迫只收取77文铜板作为名义上的100文钱。另一方面,在买东西时,想买100文铜板大米的中国人只得到相当于77文铜板的大米。

    最近的一次试图改变中国货币流通的尝试是增加货币面值。政府推出新的大铜板,要求按照一个大铜板价值20文铜板的比价来流通。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新的大铜板的价值每枚最多只值4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