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哲学 第四章(2)(1/2)

    哲学 第四章(2)

    这本书在建筑界引起了震动。此后,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报纸和书籍中对于这种倾向开始做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也就随之产生了。

    “后现代主义”很快就扩展到了诗歌等领域,后来又表现为一种普遍的文学文化现象。20世纪6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更被赋予了一种哲学的概念,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主要观点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坚决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否认本体论,否认有世界的最终本原、本质存在,否认“基础”、“原则”等问题,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只是一种假设。

    2.否认整体性、同一性。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

    3.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认为现代性、科学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新的“权捅、“本质”和“中心”。所以,应排斥一切现代性的理论,解构和摧毁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

    对时代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从全面批评和否定的角度展开自己的观念的,也是在普遍的批评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从其诞生至今,影响已经逐步渗透到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眼光,反省自身认知的基础的缺陷,并从中寻求猾的启示。

    解构主义

    拆父亲手表的孩子

    解构主义是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的。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解构主义实质上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又被某些批评家们厌恶之时,作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

    产生背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