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列御寇(1/2)

    [题解]

    《列御寇》以人名篇。列御寇,郑人,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全篇的主旨在于宣扬不可炫智于外而应养神于心,达到“天而不入”顺从自然,达到无用之用的境界。

    在“列御寇之齐”段中,庄子通过列子说明要达到自忘、忘我“虚而邀游”的思想境界。在“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段中,肯定了朱评漫的天而不人的无用之用的观点,否定了郑人缓的人而不天的自以为是的思想。在“宋人有曹商者”段中,否定了曹商的追势得利的观点和孔于的“使民离实学伪”的观点,而肯定只有真人才能达到“负乎内外之刑”。在“孔子日”段中,指出了处世的方法就是因顺自然,而不要着眼于人事。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处世哲学。

    上述几方面思想观点是有内在联系的,并非象有人说的:各节间极其散乱意义不相关连。

    列御寇之齐(1),中道而反(2),遇伯昏音人(3)。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4)?”曰:“吾惊焉(5)。”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6),而五浆先馈(7)。”伯昏瞀人曰:“若是(8),则汝何为惊已(9)?”曰:“夫内诚不解(10),形谍成光(11),以外镇人心(12),使人轻乎贵老(13),而■其所患(14)。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15),多余之赢(16),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而况于万乘之主乎(17)!身劳于国而知尽于事(18),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19),吾是以惊。”伯昏督人曰:“善哉观乎(20)!女处己(21),人将保女矣(22)!”无几何而往(23),则户外之屡满矣(24)。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民敦杖蹩之乎颐(26),立有间(27),不言而出。宾者以告列子(28),民列子提履,跳而走(29),暨乎门(30),曰:“先生既来,曾不发药乎(31)?”曰:“己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32)!必且有感(33),摇而本才(34),又无谓也,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35),彼所小言(36),尽人毒也(37)。莫觉莫悟(38),何相孰也(39)!巧者劳而知者优,无能者无所求(40),饱食而敖游(41),泛若不系之舟(42),虚而敖游者也(43)。”

    [注释]

    (1)列御寇:人名,亦作圄寇、圉寇,人称列子。郑国人,列子贵虚,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先驱,之:往,去。齐:齐国。

    (2)中道:中途。反:通返,返回。

    (3)伯昏音人:人名,楚国的贤人,隐者。《德充符》作伯鲁无人,《日子云》作伯昏无人,《列子·黄帝篇》作伯昏督人。

    (4)方,刚,才。作道术、方向、事,借为妨解实误。从上句“中道而反”和下句“吾惊焉”来看,解为为什么刚去就反回来为当。

    (5)惊:惊异。

    (6)浆:米汤,指卖米汤的店铺。十浆,十家浆铺。

    (7)五浆:五家浆铺。馈:馈赠,赠给。

    (8)若是:如此,这样。

    (9)己:通矣。

    (10)内诚:内心真诚。不解:有症结没有融化。

    (11)形谍:指没有融化的症结从外表上流露出来。谍,同深,泄。

    (12)镇:镇服。

    (13)馈,指爵位高。老,指年老。

    (14)■(jī):招致。

    (15)特,只是。

    (16)赢:赢利,赚钱。

    (17)万乘之主:古代皇帝。

    (18)劳:操劳。知:通智。

    (19)彼:指国君。效,责效。

    (20)观:观察。

    (21)己:旧读己实误,当为已,语助词,作止解。

    (22)保,归附,依附。

    (23)无几何:没多久,不几天。

    (24)屦(jù),麻葛鞋。

    (25)北面:面北。

    (26)敦:作顿。敦杖:以杖顿地。蹙之乎颐:拄他的面夹。蹙,迫。

    (27)立有间:站一会。

    (28)宾(bīn):同傧,傧相,接引客人的人员。

    (29)跌(xiǎn):光着脚。

    (30)暨,及,乎,于。

    (31)曾:乃,发药,比喻治病救人的言论。

    (32)而:通尔,你,用:因。豫:通偷,愉快。

    (33)必且:必将。

    (34)摇:动,摇动。而:你。才:一作性。

    (35)告(gù):上告下。莫汝告:莫告汝。

    (36)小言:项碎的言论,作甜言蜜语解亦通。

    (37)尽入毒:尽是害人的东西。

    (38)莫,不。

    (39)孰:古熟字,成。

    (40)无能:无所能而能,指无为而得道。

    (41)敖游:这游,不受外物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游荡于虚无的境界。

    (42)汛:飘流不定,漫无目的。

    (43)虚:内心空虚无目的,指无应无不应。

    [译文]

    列御寇去齐国,中途返回来,遇到伯昏督人。伯昏瞀人说:“为什么刚去就返回来呢?”列御寇说:“我很惊异。”伯昏瞀人说:“为什么惊异?”列御寇说:“吾曾在十家浆铺饮浆,而有五家先馈赠。”伯昏音人说:“如此,你为什么惊异?”列御寇说:“内心真诚而有症结不化,由外表流露出来形成光采,以此镇服人心,使人轻视权贵和老人,从而招致祸患。卖浆人只是做些饮食买卖,残余的赢利,得的利润甚少,所得权势也轻微,还要如此,何况是万乘之军的君主呢?身躯操劳于国事而智慧耗尽干政事,他将委任我以政事而要我达成功效,因此我感到惊异。”伯昏瞀人说:“观察的很好呀!你在家等着吧,人们会归附你了!”没过几天又到列子住处,门外的鞋摆满了。伯昏瞀人面北站着,手杖顿地拄着面夹,站了一会儿,没有说话就走了。接待宾客的人告诉列子,列子提着鞋,光着脚走出来,到门口,说:“先生既然来了,却不说点药石之言吗?”回答说:“算了吧,我本来告诉你说人们要归附你,果然归附你了。不是你能使人归附你,而是你不能使人归附你,你何必因为这种事感到愉快而显出与众不同呢!一定要使人们感动,就会动摇你的本性,又是无所谓的事。与你一起交游的人又不告诉你,他们所说的项碎的言论,都是害人的。不相互提高觉悟,又怎能相互成熟呢!技巧的人操劳而智慧的人忧虑,无所能而能的人无所追求,吃饱饭的人而不受外物拘束地邀游,飘飘然象没有拴住的船只,内心空虚而邀游。”

    郑人缓也(1),呻吟裘氏之地(2),抵三年而缓为儒(3),河润九里(4),泽及三族(5),使其弟墨(6)。儒墨相与辩,其父助翟(7)。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曰(8):“使而子为墨者予也(9)。阖胡尝视其良(10),既为秋柏之实矣(11)?”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12),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13)。彼故使彼(14)。夫人以己为有以异于人(15),以贱其亲(16)。齐人之井饮者相摔也(17)。故曰:‘今之世皆缓也自是(18)。’有德者以不知也(19),而况有道者乎!古者谓之遁天之刑(20)。圣人安其所安(21),不安其所不安(22);众人安其所不安(23),不安其所安。

    [注释]

    (1)缓:郑国一个人的名字。

    (2)呻吟,微弱的诵读声。裘氏:郑地名。

    (3)抵(zhī):适,正好。为儒:学儒而成为儒。

    (4)河:河水。润:滋润,灌溉,九:多数,概数,非指八、九之九。

    (5)泽:恩泽。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6)墨:学墨家的学说。

    (7)翟(dí):本为墨子名,此以墨子名做缓之弟弟名字。有双关的意思。

    (8)之:代缓。之曰:指缓托梦说。

    (9)而,你。予:我,指绶自己。

    (10)阖胡:何不。尝:试。其:缓目宿。良:(làng):一作壤,坟墓。

    (11)秋:借作揪。楸柏:皆为良材。实:指学术的成就。

    (12)报:报答,对待,给予。

    (13)天:天性,自然本性。

    (14)彼:他,指缓弟。彼:指成墨者的事。

    (15)夫人:指缓。异于人:不同于别人。

    (16)贱其亲:指责他的父亲,贱侮他的父亲。

    (17)齐人:齐国的民众。井饮,喝井水。相捽(zu6):抓着头发互相殴打。

    (18)自是,自以为是。旧注将“自是”断下句,非是。

    (19)不知:不知自以为是,即不知有德。

    (20)遁夭之刑:违背自然的刑罚。

    (21)安其所安:安于自然无为。

    (22)不安其所不安:不安于人为。

    (23)众人:一般人,普通人。

    [译文]

    郑国有一个名叫缓的人,在裘氏的地方读书。正好三年便成为儒者,象河水一样滋润九里,恩泽三族,又让他的弟弟学墨。兄弟二人以儒墨观点相互辩论,他父亲帮助翟。十年后缓气愤自杀了。给他父亲托梦说:“让你儿子成为墨者的是我。为什么你不来看看我的坟墓,我已经变成揪柏结成果实了。造物者给予人的,不是给予人力而是给予人的天然本性。翟的夭性使他成为墨者。缓以为自己与众不同而贱侮他父亲,就象齐民凿井以为造泉而相互殴打一样。所以说,‘现在社会上的人都象缓那样自以为是。’有德的人不认为有德,何况是有道的人呢!古时候认为象缓这样自以为是的人是违背自然刑罚的人。圣人安于自然天性,不安于人为自是;一般人安他所不安的人为自是,不安于他所当安的自然天性。

    庄子曰:“知道易(1),勿言难(2)。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3);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4)。”朱评曼学屠龙于支离益(5),单干金之家(6),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7)。圣人以必不必(8)故无兵(9);众人以不必必之(10),故多兵;顺于兵(11),故行有求(12)。兵,恃之则亡(13)。小夫之知(14),不离苞直竿犊(15)。敝精神乎蹇浅(16),而欲兼济道物(17),太一形虚(18)。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19)。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20),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21)。水流乎无形(22),发泄乎太清(23)。悲哉乎汝为(24),知在毫毛(25),而不知大宁(26)!

    [注释]

    (1)知:认识。

    (2)勿言难:默不作声而成之者困难。

    (3)之:向,往。之天:合于自然。

    (4)古之人:古时的至人、真人、圣人。天:天道自然。不人:不合人为。

    (5)朱泙(pēng)漫:人名。支离益:人名,复姓支离,名益。屠龙:喻为道。

    (6)单:借为殚,尽。家,指家产。

    (7)技:技术。巧:技巧。

    (8)必不必:必可用而不用。

    (9)兵:争。无兵:无事。

    (10)不必必之:不必可用而必用它。

    (11)顺:顺从,曲从。

    (12)行,行为。求:贪求。

    (13)恃:依靠。亡:亡失,不得,作丧亡、灭亡解实误。

    (14)小夫:指匹夫,一般世俗之人,知:同智

    (15)苞直:债赠人鱼肉用茅苇叶包着。竿:通简。竿犊:简犊,古书。

    (16)敝:消耗。蹇浅:浅陋,短浅。

    (17)兼:兼而有之。济:成。兼济道物:成道又成物。

    (18)太一形虚:指取形和虚而一贯,大一,一贯。

    (19)太初:指道的本体。

    (20)归:复,回。无始:万物还没产生的时代。

    (21)甘冥:甜睡,冥,通瞑,眠,无何有之乡:指虚无的境界,《逍遥游》有“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22)水流:以水比喻道。水流乎无形:指水流是无所不到的。

    (23)太清:太虚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

    (24)汝:指列子。旧注将“汝为”断在下句实误。

    (25)知:通智。毫毛:指小事。

    (26)大宁:大的宁静的境界。

    [译文]

    庄子说:“认识道容易,默不作声而成道困难,认识道而默不作声,才合于自然;认识道而说出来,这是合于人为。古时候的至人合于天道自然而下合于人道人为。”朱泙漫跟支离益学屠龙,花尽了千金的家产,三年学成技术却无处使用这种技巧。圣人以必可用而不去用,所以没有争端;一般人以不必用而必去用它,所以引起许多纷争;顺从于争端,所以行为有贪求。面对纷争,依靠它就会什么也得不到。世人的智慧,离不开苞直简犊,把精神消耗短浅的小事上,而想成道又成物,一贯形虚。象这样,会为宇宙所迷惑,为形体劳累而不知道的本体。那种至人,把精神归属于万物没产生之前,而甜睡于虚无的境地。水流于无形,发泄于太虚清静的自然。可悲啊列子所为,把智慧放在毫毛的小事上,而不知道大的宁静的境界。

    宋人有曹商者(1),为宋王使秦(2)。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3),益车百乘(4)。反于宋(5),见庄子曰:“夫处穷阎厄巷(6),困窘织屡(7),槁项黄诚者(8),商之所短也(9);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10),商之所长也(11)。”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12),舐痔者得车五乘(13),所治愈下得车愈多(14)。子岂治其痔邪(15),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16)!”

    [注释]

    (1)曹商:人名。

    (2)宋王:宋君偃。

    (3)说:通悦。

    (4)益:增加。

    (5)反:通返。

    (6)穷间:贫穷僻里。厄巷:狭巷。

    (7)困窘,贫苦。织屡,织鞋,做鞋。

    (8)槁项:干枯的脖子。馘(xù):脸。

    (9)短:短处。

    (10)一:一旦。悟:使..觉悟。

    (11)长:长处。

    (12)痈:多个脓头的毒疮。痤(cuó):痤疮,粉刺。一说疽。

    (13)舐(shì):舔,痔,痔疮。

    (14)下:卑下。

    (15)岂:难道。

    (16)子:你。行:走。

    [译文]

    来国有个叫曹商的,为宋君偃出使秦国。刚去时,获得几辆车子。秦王喜欢他,增加车子百辆。返回宋国,见到庄子,说:“住在穷里狭巷,贫苦地靠织鞋而生,搞得面黄肌瘦,这是我所短缺的;一旦使万乘之君主觉悟而使随从的车子增加到百乘,这是我的长处。”庄子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破除痈疽溃散痤疮的可以得车一辆,舔痔疮的可以得车五辆,所医治的愈卑下得的车愈多。你难道治疗他的痔疮了吗?为什么你得到的车这么多呢?你走吧!”

    鲁哀公乎问颜阖曰(1):“吾以仲尼为贞(2),国其有疹乎(3)?”曰:“殆哉权乎仲尼(4)!方且饰羽而画(5),从事华辞(6),以支为旨(7),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8)受乎心(9)宰乎神(10)夫何足以上民(11)!彼宜女与予颐与(12), 误而可矣(13)!(,) 今使民离实(,) 学伪(14),非(,) 所以视民也(15)。为后世虑,不若休之(16)。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