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寓言(2/2)

世时,做官只有三釜俸禄而心情很乐。后来做官得三千钟俸禄而不能奉养双亲,我心里却感到悲伤。”弟子问孔子说:“象曾参那样,可以算是没把心悬系在俸禄上的过错了吧?”孔子说:“还是心有悬系。如要心无所悬系,会有悲哀吗?那种心无所悬系于俸禄的人看三釜、三千钟,就象看鸟雀蚊虻飞过眼前一样。”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1):“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2),二年而从(3),三年而通(4),四年而物(5),五年而来(6),六年而鬼入(7),七年而天成(8),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9),九年而大妙(10)。生有为,死也。劝公(11)以其死也有自也(12),而生阳也无自也(13)。而果然乎(14)?恶乎其所适(15)?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16),地有人据(17),吾恶乎求之(18)?莫知其所以终(19),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20),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21),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注释]

    (1)颜成子游:复姓颜成,名偃,字子游。甫郭子綦的弟子。前见《齐物论》。《徐无鬼》篇作颜成子。东郭子綦:《齐物论》作南郭子綦,《大宗师》作南伯子葵,《徐无鬼》作南伯子綦。东可能是南字误文。

    (2)野:粗野,语言放肆。

    (3)从:顺从。

    (4)通:通于一,通达为一。

    (5)物:物化,与物混同。

    (6)来:神明大来。

    (7)鬼人:归人,归根深藏。

    (8)天成:合于自然,独成其天。

    (9)不知死,不知生:进入不死不生的境界,生死齐一。

    (10)大妙:大道的神妙。

    (11)劝:劝勉,公:天道,即道通为一的一。

    (12)自:由,因。有自:有生而后有死为有自。

    (13)生:生长,生成。阳:阳气。

    (14)而果然乎:设问引起下文。

    (15)恶(wu):何。适:适意。

    (16)历数:有命无命的历数。

    (17)人据:人所占据之地,有鬼无鬼之论。

    (18)恶乎求:无所追求。

    (19)终:指死。

    (20)始:指生。

    (21)以,与之。相应:相感应。

    [译文]

    颜成子游对东郭子聂说:“自从我听你讲道,一年而粗野,二年而顺从,三年而通达,四年而化物,五年而神明大来,六年而归根深藏,七年而合于自然,八年而生死齐一,九年而达到神妙境界。人生有为就走向死亡,劝勉大道为一,人的死亡有因,而人生是阳气运转,没有由来。你果然是这样吗?什么地方你感到适意,什么地方你感到不适意,天有有命无命的节数,地有人物有鬼无鬼的依据,我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不知道它的死,怎能断定没有命运,不知道它的生,怎能断定有命运呢?有与之相感应,怎能断定无鬼神?没有与之相感应,怎能知道有鬼神呢?”

    众罔两问于景曰(1):“若向也俯(2),而今也仰;向也括(3),而今也被发(4);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5),奚稍问也(6)!予有而不知其所以(7)。予,蜩甲也(8)?蛇蜕也(9)?似之而非也(10)。火与日(11),吾屯也(12);阴与夜(13),吾代也(14)。彼(15),吾所以有待邪(16)?而况乎以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17)。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注释]

    (1)众罔两:多个影外的微影。景:通影。参见《齐物论》中罔两与影的一段对话。

    (2)若:汝,你,向:从前,过去。俯:低头。

    (3)括,指发,束发。

    (4)被,通披。

    (5)搜搜:又作叟叟,摇动的样子。指众罔两。

    (6)奚:何。稍:借作屑。奚屑问:为什么贸然发问。

    (7)予:我。

    (8)蜩:蝉。蜩甲:蝉蜕。

    (9)蛇蜕:蛇皮。也:通邪。

    (10)似之而非也:影生于形与甲出于蜩、蜕出于蛇相似,但影无实而甲、蜕有实,所以虽相似而不同,影子并无实体存在。

    (11)火:指火光。日:指日光。

    (12)吾屯:我顿聚。

    (13)阴:阴天,无阳光。夜:黑天,无日、月光之时。

    (14)代:消失。

    (15)彼:指形。

    (16)有待:有依赖。

    (17)强阳,运动不止。

    [译文]

    众多影子的影子问影子说:“你过去低头,而今仰头;过去束发,而今披发;过去坐着,而今站起;过去行走,而今停步。为什么呢?”影子说:“你们嗖嗖地摇动,为什么贸然来问我?我活动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我,象蝉壳吗?象蛇皮吗?象是而又不是,火光和阳光,使我顿聚;阴天和黑夜,使我消失。形体,是我所依赖的吗?何况那有依赖的东西呢!形体来我就随它来,形体去我就随它去,形体运动不止我就随它运动不止。运动不息,又有什么问的呢!”

    阳子居南之沛(1),老聃西游于秦(2),邀于郊(3),至于梁(4),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女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中栉(5),脱屦户外(6),膝行面前(7),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8),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雎雎盱盱(9),而谁与居(10)?大白若辱(11),盛德若不足(12)。”阳子居蹴然变容曰(13):“敬闻命矣(14)!”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15),公执席(16)妻执巾栉(17),舍者避席,炀者避灶(18)。其反也(19),舍者与之争席矣。

    [注释]

    (1)阳子居:杨朱。《应帝王》有“阳子居见老聃”。之:往。沛,指彭城,今江苏徐州。一说今江苏沛县。

    (2)秦:秦国。

    (3)邀:通要,要截。

    (4)梁:沛郊的地名。旧注大梁即开封实误。

    (5)盥(guàn):洗脸,洗手。漱:漱口。中:毛巾。栉(zhì):梳子。

    (6)屦(jù):葛麻做的鞋子。

    (7)膝行:跪着走,表示尊敬。

    (8)向:刚才。

    (9)雎雎(jū):仰目而视,骄傲。一本作睢睢。盱盱(xū):张目而视,亦指傲慢。

    (10)居:相处。

    (11)大白若辱:引自《老子》四十一章,若,似。辱,污。

    (12)盛德若不足:《老子》四十一章:广德若不足。

    (13)蹴(cù):通蹙。蹴然:紧迫的样子。

    (14)命:教。

    (15)迎将:迎送。家:旅店。

    (16)公:旅店男主人。

    (17)妻:旅店女主人。

    (18)炀(yàng):烘,炙,烤火。

    (19)其反:送老子走后再来时。

    [译文]

    阳子居南下到沛去,老子西行去秦国,要截于郊野,到梁地,而会见老子。老子在半途中仰天而叹说:“起初我以为你是可以教导的,现在看来不可以了。”阳子居没有答话。到了旅馆,阳子居送进洗漱用品,把鞋脱在门外,跪着爬行向前,说:“刚才弟子想请教先生,先生却行走没有闲空,因此没敢请教。现在有闲空了,请指出我的过错。”老子说:“你仰目而视张目而望,十分傲慢,而谁能与你共处呢?清白的人象似污浊,尚德的人象似不足。”阳子居蹙然变化说:“敬听先生的教悔了!”他来时,旅舍的人都迎送他,男主人安排坐席,女主人给他拿梳洗用具,先坐的人让出席位,烤火的人回避炉灶。他回去时,旅舍的人就与他互争席位而不分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