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经销商管理动作分解培训教材升级版 > 第五章 经销商政策制定“迷踪拳”(1)

第五章 经销商政策制定“迷踪拳”(1)(2/2)

人,而乙方案的结果是平均失去32万元/人。这次跟上次正好相反,这次我们要冒险——冒险是想博一个不失去,结果我们付出的代价是2000元。

    结论:大家有没有发现,人们的普遍心理是更加患失而不是患得。“得”的时候胆小,尤其是当得到这份新利益同时要抛弃手中已有的旧利益时,人们往往变得保守,不愿意冒险。有很多类似的俗语在表达人们的心情:“好死不如赖活着”、“不要太贪心”、“见好就收”、“聪明反被聪明误”、“隔手金子不如到手铜”、“安全第一”、“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人们在“失”的时候因为抓狂所以胆大,甚至拼死抵抗!也有很多类似的俗语在反映人们这种心态,比如:“反正横竖都是死,我就豁出去”、“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个理论用到厂家管理经销商身上,无往不利。

    一、用“患失”来管理经销商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说,“经销商不思进取、小富即安、跟不上厂家步伐”是最大的瓶颈?经销商当年创业时一无所有,说好听点叫做“穷则思变”,说难听一点叫“流氓无产者贱命一条”,正所谓“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有枷锁,得到的是整个世界”,所以“千里走单骑,无知者无畏”。但是现在不同了,经销商现在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点家业,每年的赢利稳定,魄力就大大不如以前了。这个时候你给他讲大趋势、大未来、二次创业往往是没用的。因为人们在得的时候“胆小而且保守”——在经销商看来,虽然对美好的前景也很向往,但钱是赚不完的,关键是稳住现有的局面,把摊子铺得过大未必就是好事,更多的投入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弄不好“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要经销商抛弃手里这份东西需要很大的勇气,要想推动一个人,要么是给正面的动力,要么是给负面的压力。“以利诱之”没用时就要“以害迫之”,打破经销商的安全感。告诉他,不进则退,一旦我淘汰你,你会失去什么东西,往往能再次激发经销商的创业**。同样道理,厂家希望经销商忠诚,仅仅让经销商得到利益没有用,要给经销商创造深层次的合作价值,让他离不开你,让他“患失”,让他欲罢不能,让他明白,一旦你不和他合作,他失去的东西会让他“伤不起”!

    二、经销商最不愿意失去的是什么

    最简单的办法是让经销商跟我们分手的时候失去一大笔利润、失去厂家的赊销支持、失去独家总经销权保障……但是这都跟厂家的根本利益相违背,一般只有小厂家才会这么做,而且这些层面总有更小更新的厂家能开出更高的价码。有个奇怪的现象:商人逐利,但是大厂家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并不大,为什么经销商打破头要抢着和大厂家合作?因为领导品牌们提供给经销商的是“复合利润”,是多维度的商业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