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KEX狂潮(2)(1/2)

    曾新生当时焦虑的是KEX怎么持久,怎么让柯达的店与富士的店对抗,怎么让柯达在竞争中凸现。他想找的就是没有柯达背景、纯粹零售通路的人,没有包袱,能带来新的东西。而李明和对从零开始的事情很有兴趣。

    来了之后的李明和想法很简明,只一个字:变!彻底把以前的商店变了,不变他也做不下去。因为存在问题很简单,就是怎么让以前跟你的店家继续走下去。如果现在柯达店与1994年一模一样,那是一个什么局面?

    李明和将零售业的商业精神注入柯达KEX,像搞时装一样,不断推出新的KEX店版本。

    第一个版本就是开放式柯达快速彩色冲印。第二个转折点在1997年。柯达美国的零售组织开会,李明和委托设计师做了一个新版本引进中国。一夜之间,把KEX店的墙壁全部改成黄色、红色,整个店的色彩大变。这个版本在1999年做了另一次修正,配上了年轻的妈妈抱小孩的大幅画面,使它更符合中国需要。

    第三个转折点是在1999年针对数码的来临,全亚洲第一个蓝色和银色的KEX店,在上海古北家乐福的店中推出。蓝色、银色最代表数码的高科技味道。

    2001年,李明和接手柯达亚太区KEX店的管理,他有一个理想,把大亚洲的柯达店做成一样的,寻求亚洲版本的KEX。他针对招牌做了一个改进,以塑造网络的概念。这个版本是成功的,改版后的KEX店用旺盛的销售量证明了一切。

    李明和完全沉浸在KEX不断变脸的兴奋中,一个新的版本一出手,他就开始在脑子里琢磨下一个版本是什么。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完全引领了这个行业的潮流。

    但是,这么数量庞大的店铺,如果出现损害顾客利益的事情怎么办?如果服务让人不满意怎么办?李明和他们的策略是,将柯达内部根深蒂固的培训传统延伸到数量庞大的KEX,培训开店的业务人员怎么提供让顾客满意的冲印服务。从1998年以来,柯达已经为全国KEX员工提供了十几万小时的培训。

    还有一个“警察”角色是建立稽核小组,派神秘访客,进行店家满意度调查,发现有违规,立即沟通改进。

    如果说在1994年柯达对于KEX的策略,是在最短的时间开最多的店(因为没有办法,当时柯达的市场占有率太低了),那么在KEX向数千家冲刺时,柯达就必须维护品牌服务的价值了。“全面满意”的概念开始流行。

    施于熊在1998年来到柯达民用产品市场部做财务总监时,脑子里想的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帮柯达的合作伙伴赚钱?

    当时,这家跨国公司在东方正雄心勃勃地落实“98协议”,对中国承诺的12亿美元投入正在涌入,这让施于熊突然产生了灵感:为什么不利用柯达在中国的投资地位做些事情?

    他找到了办法后很是兴奋。他夹着公文包跑到中国的银行去谈判融资,一开始是与工商银行接触。他找到相关的人物,递上名片。对方一看是柯达,倒是比较尊敬。但一谈起他的融资想法,对方就不免摇头,不是觉得不可理解,就是觉得不可行。施于熊倒也不泄气,连着跑了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去游说。结果,也是无功而返。施于熊最后跑到南方,与广东发展银行谈,对方马上领悟很多精髓,施的想法成功了。

    施于熊到底在玩什么新概念?

    施于熊是加拿大籍华人,在加拿大长大、上学、做会计师。1991年回香港做事。有人相当不理解,问他:“1997年快到了,你回来干什么?”这个人有自己的决断,当时他就看到机会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