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远见(2/2)

终要轮回黄浦江畔。但在10年之前,所有的赞誉不都属于香港吗?谁能想到10年之间,还有这么一番改天换地!

    9月27日上午,当中国国家主席**踏上讲坛,对CEO们高声致辞“你们来到中国,中国欢迎你们,中国会给你们一个惊喜”时,掌声经久不息。

    柯达CEO裴学德完全领会其中的意味,对比1972年前柯达在上海设置办事处,第一次踏进中国……这家跨国公司在东方的战略已经远远超越了历史。柯达比《财富》论坛更早领悟了中国的意义,这家跨国公司已经紧紧抓住了东方的机会。

    但直到裴学德入主罗切斯特之前,柯达在中国都没有战略深入。

    它遵循了大多数西方企业来到中国的方式,待在香港这个进入大陆的“桥头堡”观望!这些跨国公司对商业利益怀有梦想,却对前方这个庞大国家的轨迹心怀犹疑。香港恰好就是一个“中转站”,分享着汇集在这里的财富和机会,以“四小龙”的身份经历经济起飞。香港成为大中华地区的一个中心。香港人和台湾人大规模出现在跨国公司,在东方的历史中充当着犹如香港之于东西方的角色。这些华人以管理者、市场开拓者的身份进入大陆,跨国公司跟在身后。这是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上启动香港、台湾、东南亚华人的时代。因为在这些地方的华人首先经历了经济繁荣,而在大陆,整整几代人的命运都在对抗西方中被锁定。

    当时,柯达对大陆更像一个从事转口贸易的商人,它在中国的业务通过香港进口,再由一些有背景的内地贸易公司将其带入大陆。而在这个国家的市场排名,足以令这家全球胶卷巨头蒙受耻辱,它不但被“老冤家”富士远远甩在背后,而且几乎是最后一名。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柯达与中国之间有两个交易:“草原一号”和“草原二号”项目。但这基本是“交钥匙”的工程,准确地说是“一锤子买卖”。对于中国大陆的业务而言,是由香港的经理监管。柯达香港是远东的管理中心,亚太区总部在新加坡,对于大陆都显得遥不可及。

    整个局面就是如此。深陷于危机之中的罗切斯特,几乎丢弃了东亚最为巨大的日本市场,更不要说在中国大陆这样似乎前途未卜的国家有什么重大的行动。这样的局面显然无法满足新任CEO裴学德对中国的期待。

    在踏上第一次飞往中国的航班时,裴学德就在东方果断变阵:一面抛出“全行业合资计划”,谋求实现跨国公司在华最雄心勃勃的跨越;同时立即推动柯达从香港真正深入大陆,组建市场网络,培养本地力量。大上海迅速转变为柯达亚太区的商业决策中心。相当一批海外华人经理人的命运因此而转折,汇集于日新月异的上海,而后将柯达商业的力量扩散到整个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国开放史上最大的商业王国。

    4年大谈判之后,“98协议”落地,柯达在华精心培育的制造业与其预先组建的商业力量汇合,掀起“黄色”商业浪潮。

    从裴学德第一次踏上飞往中国的飞机算起,一个多赢的5年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