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改变从心开始(3)(1/2)

    陈和强带着一种强烈参与变革的心态,从澳大利亚回到了柯达中国。

    而当年,在合资企业初建时的冲突中,陈和强满怀失落,甚至留在柯达的心都动摇了。

    “Young Chen,要记住,你们这批人是要做大事的。”5年了,在陈和强的心中,叶莺这一句话时常会响起。这句话,有时让他备感鼓舞,有时让他从狂热中冷静下来。Young Chen是他的英文称谓。

    陈和强当时的困境,叶莺看在了眼里。此时,叶莺从柯达合资大谈判的“主谈手”,转变为柯达中国的战略制定者,她成为柯达高层管理者中一个坚定鼓吹本地化的人。她相当明白,按照柯达在全球一贯的策略,柯达专家最终会从中国撤走,到时候,重任要由本地的中国人来担当。所以,她鼓励陈和强将目光放远,唤醒他的使命感。像陈和强这样的感光人才,拥有公元、富士的传统,要成为流淌柯达血液的人物,一定要有耐心培养。

    1年后,陈和强被送去澳大利亚柯达厂的研究所,参与KOS(柯达操作系统)项目。在这之前,柯达请来广州的四位大学英语教师,“车**战”般为他补习英语。

    澳大利亚对于历史久远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足够年轻的国家和一块新大陆,具有完全不同的气质。柯达1908年就在澳大利亚建立了胶片生产厂,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这表明柯达是很早就进行跨国经营的公司。柯达澳大利亚厂位于墨尔本市郊科伯(Coburg)。墨尔本在澳大利亚地位仅次于悉尼,满目葱绿,大片大片的绿草地布满城市和郊区,气候与汕头相仿,实在难得。对于陈和强,在如此宜人的环境下研修,这实际也是一个解脱,让他从一个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充满历史关系的环境中完全脱离出来。

    澳大利亚之行为陈和强打开了一扇柯达的窗户,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平静的心情,观察一个世界级感光企业的运作。正如他当年踏上神奈川的富士足炳厂一样,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西方企业文化主导的世界,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凭借,一切要靠自己证明自己,一种职业经理人的态度开始沉淀,这是一种不分时间、地点、环境都应有的经理人素养。以前,在公元厂危难时形成的“抱团”的观念自然淡薄了下去。

    这反倒让他有机会放下历史包袱,完整地接触到柯达的管理体系和西方的管理观念。

    在澳大利亚的天空下,他并没有独自面对一切。他的家庭伴随在他左右,由公司支付生活费用。公司不希望分散他的精力,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公司都出面做了安排。太太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位置,女儿上了当地最好的学校。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家的意义事关重大,陈非常感动。柯达人性化的关怀,让你有再强的逆反心理,也会被感动、被融化。

    “很少有人能容忍这么一个傲慢的人。在中国,充满斗志的人本来都可能已经碰得头破血流。”在澳大利亚的夜晚,陈和强与自己静静地交谈。

    心态平静下来的陈和强,在澳大利亚柯达厂的日常工作中,逐步发现柯达是一个注重员工潜力的企业,一个充满人性化的企业,有高度自觉守法意识的公民人格的企业……但也是一个在传统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