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小心,别落入决策陷阱(2/2)

变方向。

    陷阱三:确认证据

    此类陷阱往往出于一种偏见,它会引导你去寻找那些支持你现有观点的证据,而避免那些对它不利的信息。这一偏见不仅影响你收集信息来进一步加强目前的立场或观点,而且会影响你如何解释所得到的证据,使你更重视支持你观点的证据,而忽视那些反对意见。

    为了克服这一陷阱,你需要不断地进行核对,看看自己是否在按照相同的严格标准考察所有的信息,避免不假思考就接受支持性证据的倾向。不妨让一些你尊敬的人扮演不断提出反对意见的角色,或者自己提出反面意见,以挑战现有观点。

    同时,要诚实地对待你的动机。你收集信息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做出明智选择,或只是在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那些你想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在寻求别人的建议时,不要问诱导性的问题,这只会使你的决策有明显的倾向性。要确保你想征求意见的人,不受你观点的片面影响,同时能够向你提供真正独立的信息和意见。

    陷阱四:决策框架

    人们潜意识里就喜欢逃避风险,并会寻找理由拒绝或避免有可能存在损失的决策,无论这种损失有多小。

    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事物最初的框架,而不愿意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界定问题。

    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人创造了状况的最初框架,都不要自动地接受它。尝试着使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重新设定问题或机会的框架,从不同方面加以考察,以预见不同的结果。此外,最好采取中立的态度,即对决策的得失都要加以考虑,或者接受不同的参照点。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尝试问问自己:如果框架改变了,我的思路会如何变化?

    陷阱五:过分谨慎

    在作预测时,人们常常因为警觉而过度慎重。当面对高风险决策时,人们总是更倾向于调整自己的估计或预测,使其“恰好处于安全线上”。

    谨小慎微当然是好事,它可以使我们尽量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但很多时候,过分谨慎反而是一种局限,它会极大地限制我们进一步大胆假设,勇敢前进。

    所以,谨小慎微不可无,但胆大心细也不可少。

    以上决策陷阱,有许多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而是彼此步调一致,进一步扩大其破坏力,所以,当你需要迅速作出一个决策时,不妨暂时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依赖自己的内在本能,而有可能因此掉入某一个决策陷阱中。

    此外,作决策需要绝对的冷静,而不是感情用事。在你真正花很多时间作一个决策前,首先应该做的是审视自己打算如何作这个决策。而且,在你确定这个决策过程十分有效之前,不要在决策结果上注入太多感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