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工作细节(1)(2/2)

要按规则办事就行了。”考虑到一致性,他们又认为:“如果每个人都遵循一样的规则,那么不一致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了。”至于成本,他们认为:“信贷员无须重新设计每一次信贷过程,在合理的规则下,他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这些想法使得决策逐渐规则化。

    那么,什么可能会出问题?什么确实出过问题?为什么?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

    ■ 规则业绩:通过新规则吸引的贷款平均水平并没有超过原来的业绩水平。

    ■ 规则适应性:信贷员抱怨经常有一些情况适合放贷款却因为规则没有规定而无法开展业务。

    ■ 抵制性:尽管规则可以帮助信贷员准确地解释发放或者不发放某笔贷款的原因,但是,信贷员大都讨厌规则,这是因为:按照本本决策死板且不自然;这迫使他们忽略一些他们认为相关的事情;规则使他们觉得自己的身份降低到了小职员的水平。

    这些问题常常出现在基于规则的决策过程中,但这并不是说你就要对这种决策过程失去信心。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决策规则在公司日常程序中的优点。基于规则的决策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经理们需要仔细判断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包括规则的弱点、不适应性以及受到的抵制。在一些情况下,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取代已有分析性决策过程的规则。还有一些情况下,公司实际上具有处理危机的潜能。例如,诚信银行可以从第一天开始就使信贷员参与到这个提高的过程中来,并且努力使规则便于应用以减少来自信贷员的阻力。

    ■ 存在问题的自发的决策过程:商业活动中对自发的决策的关注大都局限在操作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事情发展的速度很快。这里有一些例子:比如乔治·布莱尔事件中与客户的互动、商品市场的交易、灾难**件随时可能发生的装配线或者能源间的产品设备控制等。在这种情况下,速度很重要。我们需要自发反应所能提供的决策速度,但是问题在于采取这些迅速的行动可能是错误的。

    通过了解自发的决策的形成过程,你可以帮助公司减少失误的机会。通常自发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

    分析性的→基于规则的→自发的

    我们以学开车为例说明这一过程。开始的时候,你必须决定什么时候开上高速公路,加入以每小时80英里行进的拥挤的车队里,这是痛苦的分析过程。如果你有一位驾驶教练的话,他会给你提供一些有用的规则,或者慢慢地你自己也找到了规则。最后,这些规则转变成了你的自发行为,你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已经在这个车队中了。

    这个过程的缺陷在于我们不能保证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逐渐自发化的规则是正确的。随着不断的重复,即使是错误规则也会逐渐自发化。因此就会出现不称职的司机、业务员、过程控制员等。因此对于培训者来说,从培训开始就仔细观察被培训者的重复行为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培训者重复做的事情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最后都会规则化。

    以上过程总结了重复决策是如何逐渐自发化的。以下的情节描述了一个决策活动中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意识到了诱因,按经验:自发的决策→

    如果没有意识到诱因,试着:基于规则的决策→

    如果没有可用规则:分析性决策

    也就是说,如果决策者觉察到了某种导致自发行动序列的诱因,那么过程中所描述的自发行动就会开始,决策者没有任何意识与目的(回忆一下乔治·布莱尔对顾客的反击)。只有在自发的决策没有发生的情况下,其他的决策模式才会发生。出于简便的原因,通常决策者们试图找到可用的规则。只有在无规则可用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进行分析性决策。

    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假设某个员工的决策是错误的,经理自然想到应该和他讲清道理,使他以后对此多加注意并加倍努力(“要正确思考,正确办事!”)。如果这位员工的错误来源于分析性决策,这种做法也许有用;但是如果错误来源于自发的决策,那么这种做法将毫无用处。想一下戒烟训练员在看到他的客户不自觉地把手伸到衬衣口袋里取香烟点燃时是怎么做的:在训练计划刚开始时,他们让受训者把香烟放到其他的口袋里以打断这种习惯行为。这种做法会激发分析性决策过程,受训者很可能就会想到:“也许这次不应该吸烟。”作为决策管理者,你可以应用这种方法来修正你所看到的存在问题的自发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