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活中的智慧: 改革开放中产生的经济讨论 > 第4节 到美国发展,芝加哥大学舌战群儒

第4节 到美国发展,芝加哥大学舌战群儒(2/2)

但当时芝加哥大学的众多经济学家都说科斯的论点是错误的,不修正就不应该发表。迪莱克特就写信将所有的反对观点向科斯转达,科斯坚持己见,不认为自己是错的。这样书信往来好几回,到后来,科斯回信说:“就算我是错吧,我不能不承认我错得很有趣,那你就应该照登。”迪莱克特的回应是:“我照登无误是可以的,但你必须答应在文章发表之后,你应该到芝加哥大学来,做一次演讲,给那些反对者一个机会,亲自表达他们的反对观点。”科斯回信说:“演讲是不必了,但假如你能选几位朋友,大家坐下来谈谈,我倒很乐意赴会。”后来在196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迪莱克特邀请了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施蒂格勒(GStigler,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诺德·哈伯格尔(AHarberger,福利经济学首要人物)、马丁·贝利(MBailey,默契合约理论高手)、鲁本·凯塞尔(RKessel,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学奇才,医学经济学的创始人)、约翰·麦吉(JMcGee,专利权理论专家)、格雷格·刘易斯(GLewis,劳工经济学专家)、劳埃德·明茨(LMinits,理论高手),加上迪莱克特及科斯,在历史上经济学讨论从没有这样多的高手云集。

    这是经济学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会。辩论是在迪莱克特家进行。迪氏在家中请吃晚饭。饭后大家坐下来,科斯问:“假定一家工厂,因为生产而污染了邻居,损害了邻居,政府应不应该对工厂加以约束,以征税或其他办法使工厂减少污染呢?”所有在座的人都同意政府干预。但科斯说:“错了!”跟着而来的争论长达3个小时,开始人人反对科斯的观点,但到中途,弗里德曼突然赞成科斯的观点,并炮如珠发,把在场的人批驳得体无完肤,结果是科斯屹立不动。多年以后,当时在场者都有不同的感触。施蒂格勒对张五常说:“那天没有用录音机,是日后经济史上的一大损失。争论到半途,弗尔德曼突然站起来,舌战如开枪乱扫,枪弹横飞之后,所有的人都倒下来,只有科斯一人屹立不动。”凯塞尔开始时极力反对科斯的观点,但后来识其灼见。他也对张五常说:“经过那个晚上后,他知道科斯是本世纪对经济制度认识得最深的人。”而且多年以后凯塞尔承认,要找一位对经济体制的运作有如此洞察力、可与科斯相比的经济学家,除亚当·斯密之外别无他人。麦吉也说:“当夜是英国人的光荣。一个英国人单枪匹马战胜整个芝加哥经济学派。当夜阑人静,他们离开迪莱克特的家时,互相对望,难以置信地自言自语说:我们刚才是为历史作证。”科斯本人也差不多给那个奇异的辩论会所震惊。科斯后来也对张五常说:“当夜我坚持己见,因为怎么样也不曾想到我可能会错,但眼见那么多高手反对,我就不敢肯定了。到弗里德曼半途杀出,他的分析清楚绝伦,我才知道自己大可高枕无忧了。”是的,芝加哥学派之所以成为芝加哥学派,说到底,是因为历久以来,那里有一些顶尖的思想人物,对真实世界深感兴趣,客观地多知道一点。芝加哥学派在那一夜之前早已闻名天下。但那天晚上,辩论开始时反对科斯的人都是赞成政府干预污染的。科斯反对政府干预污染的辩论已经获胜,然而,他是赞成政府干预的伦敦经济学院培养出来的。那天晚上的大辩论,今天在经济学界内,时有所闻。科斯回忆道,当那天深夜离开迪氏之家时,他已成竹在胸。回到维吉尼亚大学,科斯答应给迪氏写一篇进一步分析辩论所讨论的文章,这就是《社会成本问题》之作,此文石破天惊,是本世纪引用次数最多的经济学文章。文章很长,不同而又类似的案例数不尽,反映科斯治学之博、之深、之实。该文当然被迪氏当做1960年那期的首选之文,但面世已是1961年了。科斯那时为了赶1960年那一期,时间紧迫,他写一节,就先寄那一节给迪氏,分节寄出希望迪氏有时间编排其稿。这样分节而写,分节而寄,节与节之间的连贯性较弱,但较一般的文章有较多的独立性。科斯把最后那一节结论寄出后才知道,原来迪氏对他写该文时赶进程漠不关心。迪氏认为好文章通常要多花时间来写的,不赶也行。假如科斯的稿迟3年才完成,迪莱克特的1960年那一期大可等待下去。这样的编辑在市场上是必遭解雇的,但就学术的高度及态度认真而言,无人出其右。

    那时《法律与经济学》学报是有稿酬的。张五常曾问过迪氏,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的稿酬是多少,他叹息说:“那时校方明文规定,不管文字好坏,每页稿相等。假定我有权按文章质量来付酬,我会将全部的可用稿酬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