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活中的智慧: 改革开放中产生的经济讨论 > 第4节 到美国发展,芝加哥大学舌战群儒

第4节 到美国发展,芝加哥大学舌战群儒(1/2)

    1951年科斯为了更好地谋生,没有博士学位不行,他就以几篇论文申请,获得了伦敦大学的博士学位。1951年科斯移居美国。他为什么要移居美国,这不仅在于科斯对当时社会主义英国的未来缺乏信心,而且在于他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喜欢(因为为了研究商业广播业制度的运作,1948年科斯在美国度过了其大部分时间),以及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赞赏。由约翰·萨姆纳(JohnSumner)的推荐他在美国的布法罗大学获得了第一个职位。因为萨姆纳是公用事业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在战前曾经访问过伦敦经济学院。艾伦·迪莱克特(AaronDirector)也助了科斯一臂之力,因为迪莱克特曾在英国与科斯有一面之交,也就替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认识迪氏的人无不重视他的意见。但是直到这时科斯的学术生涯还是显得平平无奇。但是科斯与迪氏的缘分则又是科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这里要花点笔墨对迪莱克特多说几句。

    迪莱克特是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的妹夫,也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派主要思想家,其智力与深度绝不在弗里德曼之下。但是迪氏只有一个哲学学士学位,也很少发表文章,在芝加哥大学的法律系任教,教的却是经济学。与迪氏相识的著名学者,无论是法律系的还是经济学系的,都对迪莱克特的学识和为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迪氏既不著书立说,也不喜欢教书。他喜欢阅读,沉默寡言,只要一开口说话,旁边的人都静下来细听,知其中定有奥妙。像迪莱克特这样的人只有世界上最高级的学府才能容纳。如果他在普通的大学可能连一般教员的职位也得不到,更莫言讲师了。然而,迪氏当时在芝加哥大学,既不写文章也不愿教书,同事们就找点适当的工作给他做。法学院院长于是想到了办一本经济与法律学科合并的学报,请迪氏当编辑。不过迪氏对这份工作也不感兴趣。他认为一般的学术文章都不值得发表。而一本刊物要靠大学津贴资助,没有市场需要,是浪费资源,不办也罢。但是,他觉得,自己除了早晚在思想上下功夫,对校方没有多少可以度量的、具体的贡献,也就不好意思推辞这个编辑职位了。

    迪莱克特做学报编辑的作风自成一家,成为佳话。他很少约稿,永不赶印,绝不宣传。每一年只出一期学报,今年要出的往往迟到下一年才面世。但1958年出的那一期,10篇文章篇篇精彩,识者无不拍案叫绝。因为学报内容很专、很深,只有对真实世界有兴趣的人才会重视,订阅的就更少,每期只印数百本。

    1958年末,迪莱克特编辑的《法律与经济学》学报问世了。刚调到维吉尼亚大学经济系任职的科斯拿起一看,觉得很有意思,就给迪莱克特寄了一篇长文,题为《联邦通讯委员会》。因为科斯到美国以后,仍然专注于公用经济学的研究,尤其是对广播业的经济关系进行研究。其研究是以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实证经验为依据。这项工作实际上也是科斯在伦敦经济学院所做的研究的继续,以前他收集过有关这个主题方面的材料,并出版过专著。1958~1959年度科斯在斯坦福大学的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做了一年的研究。《联邦通讯委员会》就是在其中心做研究的成果。科斯就把其成果寄给迪莱克特。迪氏一读到科斯的来稿,惊为“天文”,就发表在1959年那期《法律与经济学》学报的首篇,此期面世时已经为1960年了。

    科斯在这篇文章中考查了联邦通讯委员会(FCC)配置无线电频率使用的情况。科斯在论文中主张对无线电频率的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出卖其使用权。而对配置资源的价格机制的运用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一点也没有新意。而且对于这个主张早已由利奥·赫泽尔(LeoHerzel)推广到无线电频率使用的配置上。科斯的论文新意之处在于他继续讨论了所获得权利的性质。在无线电频率使用配置的案例中一般地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发射同样的信号或相近频率的信号时相互之间的干扰。科斯证明了如果这些权利是界定清楚的而且是可以转让的,那么初始权利配置给谁都无关系。这些权利能够通过转让与重组而形成优化配置的结果。就像科斯所指出的那样,“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但是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与法律或规则无关。”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75页。在科斯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命题。但是也正是这个命题,引起了世界经济史的一段佳话。张五常:《凭阑集》,香港壹出版有限公司,1993,第107~149页。

    因为,科斯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虽然迪莱克特认为是天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