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大: 民营企业提升自我的全方位指南 > 第22节 不要走进“质量过剩”的误区

第22节 不要走进“质量过剩”的误区(1/2)

    强调质量十分重要,但也不要走进“质量过剩”的误区。在“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1)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产品的实际用途;②产品的售价。

    一个有趣的现象:产品并不是完全靠质量取胜,有时候过高品质的质量反而成了一个“缺点”。

    中国就有过“质量过剩”的典型例子:

    20世纪70年代“的确良”布料服装极为流行,于是有厂家推出一种极为耐穿的“的确卡”布,按理说,这是一种十分经济实用的产品,理应比“的确良”更流行,然而此产品上市一批后,再也没有上市过。为什么?因为一套“的确卡”服装可以穿10年,人们还买第二套干什么?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不再仅仅是用来保暖,更起一种美化作用。你一套衣服穿10年,天天“的确卡”,美化什么?

    还有,前两年海南一家厂商生产了一种毛巾,质量很好,样式也不错,就是销路不畅。后来问经销商“你们为什么不愿进我们的货?”经销商一语道破天机:“你们的毛巾两三年都洗不烂,怎么会畅销呢?”

    这是创新的一个误区:追求过高的质量。因为如果每个产品都有“金刚不坏之身”,哪里还会有新产品问世呢?假若消费者在产品还没有用坏时就淘汰了它,那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市场经济既要求某些商品如消耗性日用工业品必须高质量,同时又要求其质量不能太高了。

    产品的自身寿命(损耗、消耗到不能用了)与产品的市场寿命(消费者已不感兴趣了)不是一回事。在计划经济时代,一款“解放”牌汽车,可以生产三四十年而不用改型换代,但今天的流行色是季季翻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加快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更替,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也在不断地淘汰旧产品。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万岁产品”。既然明明知道某件产品一两年内就会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