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信州苦泉(1/2)

    本则笔记记载用铁锅熬炼信州铅山县“苦泉”的胆矾,可以获取铜的情形。从现代科学分析,这实际上是一种化学置换反应,即硫酸铜溶液与铁作用,生成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被置换的铜附着于铁锅之上,从而产生了铁器皿“亦化为铜”的奇妙现象。

    用胆矾水提取铜,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铁与铜的置换现象。《神农本草经》卷一“石胆”下就说:“能化铁为铜。”后来,晋代葛洪、梁代陶弘景都曾提到类似的事实。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铜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特别是历代铸钱都需要大量的铜,因而到了宋代,用胆矾水提取铜的生产达到了相当规模,并在铜钱的铸造生产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沈括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自然物的置换现象,这是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从而显得牵强附会。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釜】锅。,久之亦化为铜。水能为铜,物之变化,固不可测。按《黄帝素问》有“天五行,地五行。土之气在天为湿,土能生金石,湿亦能生金石”,此其验也。又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钟乳、殷孽】石灰岩溶液流出地面后,受温度和压力影响,分解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经蒸发滴聚而凝结成尖状固体,下垂的叫钟乳,上突的叫殷孽。、殷孽。春秋分【春秋分】春分和秋分,这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