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城市口水战 > 烟台城市性格的软肋

烟台城市性格的软肋(1/2)

    烟台的落后,有客观原因和时代背景,但更有主观的因素。

    网民“在水一方”在《烟台的春天还会来吗?》中对烟台的落后作了如下的剖析:

    北极星,这颗耀眼的明星,为什么陨落?它只注重了质量,认为质量好了,产品一定长卖不衰,结果,猝然间被南方手表征服。这显然是自负。本来它还可以有机会翻身,毕竟这个牌子太值钱了。但保守让它不接受外界表业日新月异的事实,结果成了今天的样子。

    三环、飞轮罐头、罗锅香皂……一个个耀眼的名字都匆匆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有人曾戏言,要不是酒类产品地域性强,张裕至今辉煌,烟台的四大名牌可能要全军覆没。

    这些企业的败落原因众多,但都有自负和保守的因素。

    烟台人的自负是普遍的情绪,自负容易导致保守,烟台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乐此不疲。然而,毕竟是落后了,烟台人又很快从自负变成自卑,说自己的城市一无是处。

    自负保守就导致缺乏创新,烟台是港口城市,不妨从港口说起。

    仔细研究烟台历史不难发现,烟台辉煌时期也就是港口辉煌时期,烟台失落也从港口开始。

    烟台港自古就是我国南北航线上重要停泊点,《港史》记载,春秋开始至唐汉,芝罘湾是我国北方的大出海口,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的文明基本都是从此出海。清朝时期,烟台港更是连接天津港的重要交通枢纽。烟台开埠后,烟台港迅速成为国际性贸易港,并成为全国三大港口之一,该港由此进入全盛时期,山东沿海20多个港口均归其管理,青岛港也内在。随着港口的发展,烟台迅速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城市。到1909年,烟台城市人口已达10万,此时的青岛只有3万人,港口吞吐量也比青岛多。

    就在1910年,奇怪的事发生了,青岛港吞吐量超过了烟台,1913年顺势成为国内第六大港。而烟台港“沦落”到二流港口。烟台哗然,但事实就是如此。

    烟台港衰落有多种原因,最直接的是因为胶济铁路开通,原由烟台输送到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货物,改从青岛港走。这一走,几乎把烟台进出口的贸易渠道全断了。1915年开始,青岛市区人口不但超过烟台,而且陡增,到1940年,青岛已是50万人口的大市,而烟台人口却从10多万降到七八万。港口吞吐量相差也越来越大。

    烟台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比自己发展晚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青岛港如日中天地发展起来。

    如果仔细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世界港口城市,大都是先发展港口,港口好了,再开通腹地的陆路通道。而烟台港在成为国家大港后,因为自负、保守,也或因为其他原因,陆路通道没有跟上,而青岛小港则立足实际,客观上港口规模扩大,铁路干线开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