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东莞谋变(1/2)

    事实上,东莞一直没有放松对苏州的调查研究。

    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这些战略的提出,可以说是东莞长期谋变的集中爆发。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国企业家》曾经发表了一篇署名金心异的文章《苏州“东莞化”的忧虑》,文章认为,在举国上下欣喜于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的时候,“东莞模式”在珠三角称雄本身已让人感到担心,“东莞模式”北渐到苏州,甚至整个中国沿海地区都出现东莞化的趋势,“那就更加让人沮丧”。这篇文章后来出现在**东莞市委办公室的第208期《工作信息》上。这份工作信息共印了250份,发至东莞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副市长,还特别注明“本期增发:各镇区委书记、镇区长,市直有关单位”。

    再往前,《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两篇文章也先后出现在第206、207期东莞市委办公室的《工作信息》上,这两份信息关注的是同一个区域的经济变化:苏州。

    第206期的文章是《苏州园区十年:被改变的天堂》,占地70平方公里的苏州工业园十年来吸引了大量台湾资本在内的外资,其中不少就是从东莞过去的。文章认为,苏州工业园摈弃东莞的简单加工,在制造业链条上以高端的高科技企业为主,在外资落地方面则成功实现了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本地化,在产业配套方面正逐步形成错落有致的高端产业集群。外资十年,改变了苏州,而苏州也改变了外资在中国的发展路径。而后一点,恰恰是东莞没有做到的。

    第207期的文章是《台商嵌入昆山》,文中写到,在昆山,台商们的太太成立了太太俱乐部,并参与到当地的义工服务,台商们也开设了许多台湾风格的餐饮店。台商们说:“昆山是个舒适的城市,……甚至都不想回台北了。”文章说,台商在和昆山政府官/民、公/私的互动博弈中完成了社会资本的积累,这种区别于商业资本的积累使得台商和政府的跨界治理成为可能。“嵌入”比“植入”更能让致力于让资本“落地生根”的观察人士感到振奋。

    很明显,东莞的领导层是很在意这样的对比的。因为多年以前,东莞的领导就提出要注意收集苏州等长三角城市的资料,2004年7月份东莞市委办公室印发的几期《工作信息》,刊有《昆山发展须避免“东莞模式”》、《苏州酝酿新发展模式》等文章。光看题目就知道东莞的决策者们是如何重点关注苏州及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的了。有人说,在周边对手都在快速成长的氛围中,东莞在四处看,收集材料,加速研究自己,重新定位发展方向。

    而现在,在1978年8月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东莞20多年以后,东莞人终于提出要“升级”——“二次开放”由此开始。

    东莞面临的问题不少,最为突出的,一是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用水比较困难。用工也比较短缺,全市缺20万劳工。国家暂停审批土地,东莞不少项目停止,没有土地就没法签约。

    但是,东莞还有更为长远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