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后来居上的苏州(2/2)

,他们成为苏州引入的第一批IT企业。

    随着配套产业环境的逐步成熟,包括台达电、中华、大同、华硕等大批台湾制造大厂以及欧、美、日、韩等外资企业陆续进驻苏州,苏州的IT制造业在短短几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虽然苏州比东莞的发展要晚几年,但其发展速度和声势却非常惊人,隐隐有超越东莞之势。以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更有希望成为国内IT制造业的龙头老大,这显然不是东莞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拿苏州与东莞比,客观地说东莞的产业链更加完整,尤其是桌上电脑的产业链发展得已经很成熟,而苏州主要发展的产业链是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光电产品,相较之下,产业升级结构更加看好。

    明基电通中国营销总部曾经这样判断:“明基选择苏州的最大原因是人才。马来西亚全国只有七所大学,明基电通在那里的未来发展空间很有限,而苏州所在的江南地区自古就是人才汇聚之地,如今国内的重点大学一大半聚集在华东地区,人才储备非常深厚,这一点也是华南地区无法比拟的。事实证明,明基电通近几年在国内业务的飞速发展正得益于此。”

    明基电通最看中的是苏州地区廉价的“脑力”,而不是廉价劳力,如果以廉价劳力而言,苏州绝不是最好的选择。明基电通曾经对苏州和东莞两地的产业工人作过比较,结论是苏州的产业工人技能熟练程度已可达到台湾产业工人的八到九成,东莞则在七成左右,以这样的水平保证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足够。相比之下,东莞的人工成本虽然要略低于苏州,但是苏州的人才储备比东莞要完善,公司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苏州都可以提供。在苏州,随着入驻园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台湾企业的进驻,未来几年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将会逐渐白热化。

    就城市建设和居住环境而言,新兴工业城东莞与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的苏州显然无法相提并论。还是以明基电通为例,为了将明基电通“请”进苏州,当年苏州政府主管部门特别邀请了明基高层领导的夫人组成参观团,到苏州旅游观光。由于对祖国大陆政策并不了解,开始“太太团”是怕怕地来,半信半疑,但来了之后立刻就喜欢上了苏州,这同样是明基电通决定进驻苏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