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胡适传 > 五、“传记热”与《四十自述》

五、“传记热”与《四十自述》(1/2)

    1930年是胡适来到这个世界的第40个年头,按中国的传统算法,他可以说是40岁的人了。这年6月,他便开始写自传《四十自述》。① 这是他的“传记热”的一个小小的表现。

    1930年胡适(右一)在上海

    胡适从小喜欢记古人嘉言懿行的文字。儿时读朱熹的《小学》,那里面记载的几个可爱人物,如汲黯、陶渊明等,使他数十年而不忘,并且从中悟出了传记文学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他后来说:

    朱子记陶渊明,只记他做县令时送一个长工给他儿子,附去一封家信,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寥寥九个字的家书,印在脑子里,也颇有很深刻的效力,使我三十年来不敢轻用一句暴戾的辞气对待那帮我做事的人。这一个小小例子可以使我承认模范人物的传记,无论如何不详细,只须剪裁的得当,描写的生动,也未尝不可以做少年人的良好教育材料,也未尝不可介绍一点做人的风范。②

    青年时代,尚在中国公学读书的胡适便开始试作传记文章,《竞业旬报》上曾发表过他最早写的《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和《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立意文字都是少年人所难得的。他留美时写过《康南尔君传》,倡文学革命以后更写了不少今人古人的传记和年谱。他刚到40岁便动手作自述,后来逃亡美国,又有半部“口述自传”,③ 还写了一本十余万字的《丁文江的传记》。④ 这后两项自然是后话了。

    胡适不仅自己写过许多传记,还常常劝别人写自传,⑤ 足见他是一个“传记热”。

    胡适之所以重视传记文学,主要是着眼于它的感化教育功能。他常常慨叹中国传记文学太不发达,也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曾分析过我国教育培养人才方面的六种缺陷,其中的一项便是“传记文学太贫乏了,虽偶有伟大的人物,而其人格风范皆不能成为多数人的读物”。⑥ 他对比西洋教育的长处,也是六种,其中的一项便正是“传记文学特别发达”,而且多能写生传神,又纤细详尽,能够成为后人学习效法的榜样。因此,胡适下决心大力提倡传记文学。

    1929年,张孝若为他的父亲张謇先生编文集,撰年谱,作传记,便得到胡适的热情支持。这位张謇先生字季直,是清光绪甲午科状元,随后投身实业和教育,成为我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虽然他后来政治上趋于保守反动,企业也因负债过多而破产了,但胡适仍称赞他是“失败的英雄”。他的儿子要做先人传记,胡适自然积极支持、鼓励,还慨然答允给孝若的先传作了一篇序。

    这篇《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事实上可以算作是胡适提倡传记文学的一篇专论。⑦ 他首先分析了中国传记文学为何不发达,原因有三:第一是缺乏崇拜伟大人物的风气,第二是忌讳太多,第三是古文难以传神写生。都很有见地,特别是第二点分析深中我国传记文章的痼疾。

    他指出:

    传记的最重要条件是纪实传真,而我们中国的文人却最缺乏说老实话的习惯。对于政治有忌讳,对于时人有忌讳,对于死者本人也有忌讳。圣人作史,尚且有什么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谬例,何况后代的谀墓小儒呢-…故几千年的传记文章,不失于谀颂,便失于诋诬,同为忌讳,同是不能纪实传信。

    这里,胡适正面提出了传记文学“纪实传真”的原则与要求。他认为,真实性是传记文学最重要的条件,一定要说老实话,既不可谀颂,亦绝不应诋诬,而要能写出传主的“实在身份,实在神情,实在口吻”。

    对于近代中国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胡适认为都应该写传记,而且“应该有写生传神的大手笔来记载他们的生平,用绣花针的细密工夫来搜求考证他们的事实,用大刀阔斧的远大识见来评判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所谓“写生传神的手笔”、“细密的考证工夫”、“远大的识见”,这三项加上说老实话、不谀不诬,便可以概括古人所谓良史的“才、学、识、德”,是对传记文学作者的全面要求,缺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算一个好的传记作者,也难以写出好的传记作品来。

    胡适对于文学往往是“提倡有心而创作无力”,但传记的创作倒还是不错的。他曾到处劝老辈的朋友们写自传,却都是口头上答应,笔头上不实行,他便自己动笔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