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胡适传 > 一、首举义旗

一、首举义旗(2/2)

胡适)鼓吹白话文学,于文章界兴一革命,使思想能借文字之媒介传于各级社会,以为所造福德较孔孟大且十倍。”⑩ 廖仲恺的评价是代表“我辈”,即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不久即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人士,11 及他们所办的理论刊物《建设》杂志的同仁们。他们那时对于胡适几乎近似崇拜:中山先生感激胡适对他学说的批评介绍;《建设》杂志则以得到胡适的文稿而“了不得的高兴”。后来成了中国**领袖的**在回忆青年期生活时也说,他那时“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楷模”。12 而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在十年之后仍然说:“文学革命”是“胡适之先生所倡导的”。13

    各界有代表性人士的这些反映都说明一点:在文学革命中,胡适确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

    -------------------------------------------------------

    ①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载《青年杂志》创刊号;《欧洲文艺史谭》载同刊第1卷第3、4号。此处引文见《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通讯”陈独秀答张永言信。

    ②《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收入《尝试集》所附《去国集》。诗共三节,此处所引为第二节。

    ③此信原载《新青年》第2卷第2号《通讯》,后收入《胡适文存》卷一,题《寄陈独秀》。此信写作时间《新青年》未注,该期为1916年10月1日出版;而《文存》信末注“民国五年十月”,显然是编《文存》时所加,并不确切。当时从美国寄信国内,再加刊物编印时间,至少得一月以上,以此推断,约作于这年8月,《藏晖室札记》卷十四“一五寄陈独秀书”正为“八月廿一日”。此处摘录信的第一段,与同日致朱经农信的“八条”内容完全一致,只文字有少量不同。

    ④见《新青年》第2卷第2号《通讯》,陈独秀复胡适的信。

    ⑤《文学改良刍议》,原载《新青年》第2卷第5号,后收入《胡适文存》卷一。此处引文见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8月9版,第12~13页。

    ⑥《逼上梁山》,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6页。在《胡适口述自传》一书里也说到这件事:“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出八条很温和的建议。你可看出,纵是这个题目也是很谦虚的。我已经不再用我向朋友们所常时提到的‘文学革命’了。‘文学革命’一词在我的诗和信里都常时提到,在朋友们给我的信中也常时提起。有时他们用的是开玩笑的态度,但有时也很严肃。可是当我第一次要把我们一年多讨论的结果和我自己的结论撰写成文章送到国内发表的时候,为考虑到那无可怀疑的老一辈保守分子的反对,我觉得我要把这一文题写得温和而谦虚。所以我用这个题目,说明是改良而非革命,同时那只是个‘刍议’,而非教条式的结论。”(唐德刚译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版第152~153页。)

    ⑦《文学革命论》,原载《新青年》第2卷第6号,后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编)。文章中说:“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⑧胡适与陈独秀态度的差别,胡自己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有一段叙述说:“胡适自己常说他的历史癖太深,故不配作革命的事业。文学革命的进行,最重要的急先锋是他的朋友陈独秀。陈独秀接着《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发表了一篇《文学革命论》(6年2月),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子。……胡适当时承认文学革命还在讨论的时期。……他这种态度太和平了,若照他这个态度做去,文学革命至少还须经过十年的讨论与尝试。但陈独秀的勇气恰好补救这个太持重的缺点。”(《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3月6版,卷二,第196~197页。)后来,胡适在《逼上梁山》中又说到陈独秀的“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态度,说:“这种武断的态度,真是一个老革命党的口气。我们一年多的文学讨论的结果,得着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革命家做宣传者,做推行者,不久就成为一个有力的大运动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7页)

    ⑨见郑振铎作《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1935年10月21日作,载该书卷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出版。

    ⑩廖仲恺1919年7月19日致胡适信,载《胡适来往书信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1版,上册,第64页。

    11中华革命党,1914年7月由孙中山在日本创建。辛亥革命之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孙中山等人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于1913年发起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次年另组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旗帜,继续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6年袁世凯死后,该党迁至上海。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1919年10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参看廖仲恺1919年7月11日、19日、8月2日、10月20日致胡适的信,载《胡适来往书信逊,上册,第64~67、74页。

    12参看(美)欧德加?斯诺《西行漫记》(Edgar Snow:“Red Star Over China”),董乐山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12月1版,第125页。

    13鲁迅《无声的中国》,载《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卷,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