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无题胜有题(2/2)

写作一些意境朦胧、内涵深远的诗歌时,就不得不对限制性的题目加以排斥,以便逃避题目对阅读的规范。《朱子语类》卷一四○说:“古人做诗不十分著题,却好,今人做诗越著题,越不好。”就是这个意思。不著题反而疏离了题目与诗的关系,松弛了题目对诗歌语意指向的限制。

    古人有种关于题目的逃避方法。薛雪《一瓢诗话》就要人不必著题,“有从题前摇曳而来,有从题后迤逦而去,风云变幻,不一其态”,据说这样可以突破题目的“面目”与“体段”而直取“神魂”。黄子云《野鸿诗的》则说要“身置题内而意达于外,虽纵横驰鹜,不离个中;身远题外纵意入于内,虽弥缝补漏,不免捉襟”,就是说写诗要像孙悟空有分身法一样,语言写的似乎是切题的内容,意思却指向题目之外。若反过来处处去为如何贴切题目而写诗,就成了童蒙书塾中的教师所教儿童的作诗法了;《诗人玉屑》卷五曾举出《青衿集》中《天诗》“戴盆徒仰止,测管讵知之”,《席诗》“孔堂曾子避,汉殿戴冯重”,说“可谓著题”,但这种“著题”诗不过是“以授学徒,可以谕蒙”的初级教材罢了,就像苏轼所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了(《书鄢陵王主簿画折枝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像《锦瑟》、《日高》等以首句头两字或诗句中二字命题而实际无题的诗歌,却完全摆脱了题目的束缚。在李商隐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写过“无题诗”,但那些“无题”的诗内容却太明白了,让人一目了然,所以有题无题便大同小异,它的语义仍是一一可寻。然而,李商隐的无题诗却写得迷离恍惚,一句与一句之间、一联与一联之间很难找出一个明确的传递承继关系,像《无题》(昨夜星辰),首句写昨夜星辰与风,次句又说画楼西畔桂堂东侧,按理下面应说在此时此地发生何事,但下面两句却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受;再接下去,却又写到酒宴、射覆之事,末两句则再一转,说叹罢只有去赴公事,如转蓬一样身不由己。这八句分开似乎明白,合起来互相抵消,便瓦解了明确的意义,再加上它没有题目,于是读者只好自行体验揣摩,发挥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力了。像清代赵臣瑗在《山满楼唐诗七律笺注》里说这是“窃窥其(王茂元)闺人而为之”,似乎李商隐在入赘之前就老去偷看自己未来的老婆,而又有些迂腐的评注者则又认为其中有政治寄托和人事影射,好像李商隐由于当不上官老要乞求当权者似的。于是,害得后来评注家纷纷跟着穿凿附会。又如《日高》,首二句写门锁紧闭,三四句写水精帘内睡眠者和芍药,五六句又转写人烧香升空,而十二天门九关之遥,不得而入,七八句却又掉头去写毫不相干的粉蛾扑灯。于是注释李商隐诗的人就瞎猜一通,喜欢“美刺”说的人从中看出了讽谏大义,沉湎于伤感的人从中读出了爱情悲剧,善于考据的人从中挖出了道教的祈禳祝祷,而现代一些人又从中看到了对生存的咏叹与绝望,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至于《锦瑟》一诗千年以来说者纷纷,害得王渔洋也只好说:“一篇锦瑟解人难”,更是朦胧恍惚,语义的指向性全都冰消瓦解,给了读者最大的诠释自由。

    诗歌是需要诠释自由的,它不像科学那样追求精密准确而是追求含蓄朦胧,给读者以想象空间正意味着它自身空间的扩张,而给读者心灵自由正是诗歌的任务。当一首诗获得较大较宽的诠释范围的时候,读者的意志便可以得到一种解放。现代艺术正向着这一方向发展,瓦解作者的限制权利而赋予欣赏者理解自由,像现代绘画脱离具像描摹、现代音乐摒弃主题交代、现代诗歌放弃内容叙述等等,都意味着一个固定时空构架、一个完整故事的崩溃与多样化重构可能性的建立。在这一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诸诗似乎在千年之前就隐隐启迪了现代人。有评论家认为李贺、李商隐的诗很有“现代意味”,是否正指这种“语意指向性的消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