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迎春花 > 第 34 部分阅读

第 34 部分阅读(2/2)

   “你愿属么属么去,我管不着!”老东山喝道,“说,你为么骗我!说,为么戏弄我侄女!”

    “姨父……”孙若西后退着,想逃。

    “说!”老东山抡着粪叉子,逼进一步。

    孙若西靠到供桌上,再无后退之路。他骇然地盯着对方的粪叉子,硬充好汉地嚷道:“我说什么,我说!你敢打我?你敢打教育工作者!”

    “打你怎么样?”老东山大怒,举起粪叉子要打。“我说,我说!”孙若西急忙求饶。于是,在拾粪叉子的威胁下,在他和新娘子拜天地的供桌前,对着新娘,对着他母亲,对着来宾,对着瞧热闹的乡邻,道出他如何欺骗耍弄表妹,又和别人好上……看红事的乡邻唾骂着散去;来宾和客人摇头生气;新郎的母亲张口结舌;新娘子怒视女婿。一霎,喜叫欢笑的热闹婚礼,息风煞景,冷冷清清,败兴扫地。

    “嗬!你这个坏老头子!”新郎的母亲要寻法收场,哭叫着扑向老东山,“你这是成心害我呀!这是没有的事……”

    老东山一理不理,闭着眼睛提过放在供桌上多时的半篓粪便,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第二十二章

    庄稼开始发黄了,在秋天的爽风里,果实在日趋成熟。人们的汗珠没有白流,玉米歪着大穗子,粒儿突破包壳的束缚,向人们闪耀。硕大饱满的谷穗,把秸秆压弯,向辛勤的耕耘者晃头致意。地瓜垄上裂开四迸八开的缝子,自主人欢笑……饥馑过去了,已经空洞的公粮仓库又打扫干净,准备迎接新的“客人”。

    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解放区的进攻仍在延续着,并加紧了深入胶东半岛的军事活动。西面的解放区已经在和进犯的敌人磨擦着,最后方的乳山县一带也显得紧张起来。各地都在做备战工作,加紧训练男女民兵。现在男女老少都实行劳武结合,上山下地携带着各种各类的武器,随时消灭敌人空投下来的特务,盘查行迹可疑的人。支前工作也倍加繁重忙碌,公路上的行人车马,昼夜不断头,枪炮、子弹、公粮、被服……源源不断浩浩荡荡地向西——前方奔流。敌人的飞机频繁地在天空出现,袭扰运输线,滥炸人群集中的场合。

    这天吃过中午饭,老东山走到大街十字口上时,被明轩叫住:“大爷,过了关再走。”

    明生立刻把写着“时事关”的大木牌子举起来。另两个儿童团员就提出问题要老东山回答。

    这是儿童团的宣传队,属于时事宣传活动的一部分。每隔一时期,或发生了重大事件,他们在村子各主要街口上设下关卡,通过的行人答不出发问者的问题,得听儿童团员讲一遍才能过关。除去“时事关”,还有“识字关”,小学生从大人们在夜校、妇女识字班学过的字中间,点问其中的生字,默写不出,也得学会才能走过。

    当然,这种事过去老东山是不理睬的,为了免找麻烦,他都从小路走,一半次碰上了,他也是闭着眼睛装没看见。真被孩子拦急了,他就小辫一撅,一歪脖子:“我不自愿!”噔噔噔走过去。现在,剪掉小辫的老东山规规矩矩地站住了。“第一问,前些天,咱们解放军消灭多少反动派?”小宣传员发问了。

    “那可多啦!”老东山肯定地回答。

    “多少?”

    “数也数不清!”

    “说主要的,昨晚上你在读报组里听到的。”明轩提醒他。

    “哦,这我可不知道啦。”老东山歉意地说,“昨晚上……”

    “大爷,你怎么又落后啦!”明生批评了。

    “不是大爷有意不去,是去送公粮半夜才回家。”老东山解释道,又关心地问,“快给我说说,咱解放大军又打多少大胜仗?”

    “八月十二日,在苏北盐城歼敌一个师。”一个孩子讲道。“晋冀鲁豫前线部队渡过黄河,到了鲁西南,二十天内,歼敌九个半旅,五万六千多人。”另一个孩子接上说。“全国反攻开始了!”明生高声喊道。

    “记住了吗?”

    老东山连连点头:“记心里啦!好啊!”

    “第二问,美国政府驻南京大使司徒雷登,又讲了些什么坏话?”

    “那还不是放臭屁,什么话坏讲什么,帮助老蒋打内战呗!”老东山气愤地说。

    “对,这个答得不错。那美国想装和事佬,哄咱们解放区的军民,叫咱们不动武,老老实实等着国民党反动派来杀头。毛主席可看清啦,不听美国佬那一套,领导咱们坚决打反动派!”明轩说,他在做总结了,“大爷,咱们是天天打胜仗,也开始反攻了!不过反动派还挺有势力,不要命地向咱进攻。他们用十几万重兵,想占领咱们胶东解放区,咱们还要努力支前,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解放全中国!”

    “对!孩子!你大爷一准使力气!”老东山用力地回答,走出两步,又转回来。

    “大爷,你过关啦,走吧!”明生宣布道。

    “好,孩子。我问问你们,见你春玲姐没有?”老东山问道。

    “大爷,俺姐在学校院子里。”明轩回答,“水山哥在训练民兵!”

    “立正!”全副武装的江水山,威严地喊道,“不要动,站稳!”

    民兵的队伍,成三行排列在学校大院里。这其中有三十几个女青年,二十几个男人——大部是三十岁以上的。男的都有大枪、土枪;妇女全扛着红缨枪、修光滑的棍棒;少数人腰里插着手榴弹——其中多数又是和明生的木制教练弹是弟兄。

    过午的炽烈阳光,晒得人人满脸淌汗,胸前脊后的衣衫都浸透了。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戴草帽的。

    江水山下达立正口令后,走到队前去纠正姿势。妇救会长曹春玲和青妇队长王彩云站在女队的排头。

    “你动什么?”江水山看看队里的玉珊。

    玉珊擦眼睛的手忙放下来,说:“报告队长!我的眉毛少,挡不住汗,流眼里去啦!”

    “流心里去也不能动!”民兵队长严厉地回答。“是!”玉珊规矩地应道,偷偷伸了下舌头。

    “嗳哟,妈呀!蜂子,蜂子!”淑娴惊恐地叫起来,两手乱扑飞近脸上的一只马蜂。

    其他几位姑娘都赶上前帮她的忙,扑打蜂子。

    “不准动!”江水山的声音是那样响,把姑娘们都吓了一大跳,立即愣住了。

    “队长,蜂子蜇人可挺痛的!”春玲给女伴们讲情了,“把它赶开吧?”

    “子弹打人更痛!军纪如铁,口令无情!谁再不听,立即开除!”民兵队长声色俱厉。

    淑娴咬着牙,想:“又惹他上火了,真倒霉!我真想哭——不,不能流泪,别光想着自己。他的话对,该硬性点——好,蜇就蜇吧!”

    开步走了,马蜂还围着淑娴转,她不理它,只顾扛着戳枪向前迈步。陡然,她脖子一缩,那里被蜂子蜇了一下。她闭紧嘴忍着痛,没有叫出声。

    初上操场的青年女子们,事情就是多,终于把民兵队长惹火了。

    队伍开步走了两圈,走在玉珊旁边的巧儿用手扯了一下玉珊的衣角,吃吃笑着向大门口撅嘴。玉珊看时,是老东山站在大门口。老头子的草帽在手里拿着,他那个留了五十多年的小辫子的头,现在剃得又白又光滑,在阳光底下映出锽亮锽亮的光芒。

    两个姑娘开始用力压抑笑声,接着忍不住,爆发出哔然大笑,抱着肚子弯下了腰。

    这一来,队伍给搞乱了,人们望着老东山的头大声发笑。春玲用力忍住笑,不安地望着江水山。她正要招呼大家一声,只见民兵队长把胳膊一甩,愤怒地喊道:“解散!青妇队全部回家,回家!男民兵向这面来。”

    妇女们这才醒悟:出乱子了!都愣着,惊恐地看着民兵队长。

    “完啦!把队长惹火啦!”春玲摇看头,无可奈何地说。“我向他赔礼去。”尖嘴闺女又要学京戏花旦道万福了。“他可不是桂花,听你这一套。”春玲想起锄玉米时玉珊对桂花的情景。

    “那怎么办?妇救会长!快想想法子呀!”巧儿急得要哭了。其余的姑娘也都围上春玲,要她出主意。

    春玲板起面孔说:“谁叫咱们不争气来?还想要求参军上前方,连当民兵都干不好!咱们就这样给妇女丢人?”“再不敢啦,不笑啦!”姑娘们一齐下保证。

    春玲看着领民兵在那里操练的江水山,立时向妇女们喊道:“快站队,快!”

    妇女们迅速地排好队形。春玲下着口令,齐步走到江水山面前立定。春玲向江水山报告道:“民兵队长!全体女民兵,请示命令!”

    水山瞪了她们一眼,粗声说:“解散!”

    “体息多长时间?”春玲故意装做不懂他的意思。“回家!”水山挥着手。

    “下次什么时候集合?”春玲又装糊涂。

    “还集合什么!”

    “操练呀!”淑娴手摸着被蜂子蜇痛的脖颈,大声回答。“哼!”水山气忿忿地说,“我看拉倒吧!”

    “队长,你再不答应,俺们要哭给你看啦!”尖嘴闺女自以为神通广大,做出可怜相,想打动民兵队长的心。江水山扬扬手:“哭去吧,你们哭出的泪水,能把反动派淹死。”

    妇女们又要讲话,被春玲的手势压下去。她突然变得高昂起来,大声说:“民兵队长!我们全体女民兵向你们男同志挑战,十天过去,哪样赶不上你们,我们甘拜下风,自动解散!”她转向她的部属:“怎么样,大家敢不敢?”“敢!”响亮而清脆的回答声。

    “举手!”妇救会长喝令。

    刷地一下,妇女们的手臂齐戳戳地擎出头上。

    “嗯!”江水山的眼睛瞪大了,脸上浮出满意的神色,接着命令道:“解散!”

    “啊!还是要我们回家……”女民兵们叫起来。

    水山的大手摆了几摆,和蔼地笑着说:“休息一会。”民兵们欢乐地散开了。

    “水山哥,俺淑娴姐叫蜂子蜇着啦!”春玲顽皮地笑着叫道。

    “哦,她不叫唤,真进步了!”水山来到淑娴跟前,关切地问,“痛吗?蜇哪里啦?我看看。”

    “不痛。”淑娴的手不自主地又放到脖颈后面。水山看着她脖子后发红的一块,伸出手来说:“来,我帮你把毒挤出来就好啦!”

    淑娴羞得全身烘热,面色通红,顺从地老老实实地让他去做。姑娘的心有说不出的激动……趁操练休息的机会,老东山把春玲叫到门外槐树底下。他心情不安地问:“儒春这一阵子没给你信?”

    “大爷,有信我还不跑着去告诉你吗?”春玲揩着绯红的脸蛋上的汗水,怡然地笑道,“没有事,大爷!战事紧,部队和敌人打得激烈,没空写信是常事,你放心好啦!”老东山心事沉重地抽了一锅烟,叹息道:“战事越紧,我的心就越放不下!就怕……唉,我昨儿送公粮路过冯家集,听说冯儒顺老汉的儿子死——牺牲啦!”

    春玲的心抽了一下,笑容失却了。她理了把鬓发,安慰老人又表自心地说:“大爷,没有牺牲革命成不了功,可是为了全国人民永远不流血,不受苦受难,非起来和反动派动刀枪不可。自己的亲人谁都疼,是常情;不过,大爷,你遇上这种事,就想想俺冷元大爷,比比他,自己就舒畅啦!”老东山沉默了一会,头渐渐抬起来,说:“嗯,我该学冷元哥和你爹的为人!可就是——唉,我这颗心遇上事就按不住。好,玲子,我咬着牙跟着你们走!你是不是再给儒春打封信?”

    “好,今夜里就写。大爷,儒春在前方打反动派,咱们要对得起他!你还有别的事?”

    老东山的脸色明朗起来,说:“我想问问,你说通水山没有?他自愿不自愿?”

    老东山去孙若西家大闹了花堂回来,找到未过门的儿媳妇,难过地说:“你大爷又错啦,错啦!对我事小,淑娴这辈子糟啦!”

    春玲向他做了解释,告诉老东山,象他那样看法,是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