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战争和人3 枫叶荻花秋瑟瑟 > 战争和人3 枫叶荻花秋瑟瑟第22部分阅读

战争和人3 枫叶荻花秋瑟瑟第22部分阅读(2/2)

《中央日报》外加《大公报》等几份报纸的比较阅 读上来取得信息,进行判断和估计。

    复兴大学九月初开学,九月五日,童霜威去北碚上课,九月六日回到重庆家里。九月七日下午,他忽然想到上清寺康庄二号冯玉祥那里坐 坐谈谈,了解了解和谈的进程。他不想在冯玉祥处吃晚饭,给人添麻烦。可又觉得去的时间最好是在吃饭时间。这时间主人多数在家,而且晚 上长谈最好,于是叫家霆让侯嫂做碗面吃了当晚饭,就远远赶到上清寺来了。

    到时,已是薄暮时分。冯玉祥见到他来,在客厅门口迎接,显得很高兴。请他坐下后,说:“啸天先生,有什么事吗?”

    童霜威说:“为抗战胜利高兴,为国家和谈关心,到你这里,是想听你谈谈的。”

    一冯玉祥仍旧坐着他那把可能是特制的大藤椅,说:“好呀好呀!你的高兴正是我的高兴!你的关心也正是我的关心。”忽然爽朗地说:“ 这样吧!今晚你在我这里便饭。有客人来,我们就一同谈谈。”

    童霜威这时才感到自己疏忽了。刚才,进门时,副官的态度有点犹豫。进客厅时,冯玉祥问了〃有什么事吗?”,冯玉祥的个儿高大,挡住 了圆桌,故一时没有注意。今天,这客厅里有点异样,摆了鲜花,而且那只圆桌上已经摆了筷碟,是宴客的模样,自己怎么能这么不礼貌不识 相呢?

    童霜威看看手表,马上站起身来,说:“啊啊啊,今天冯先生宴客,我来得不是时候了,我是吃过晚饭来的。这样吧,.我们改日再谈! ”说完,起身就要走。

    但,冯玉祥上来,用大手一把拽住,诚恳朴实地说:“哈哈,你就别走了!我一讲,你就不会走的。今天,我请了毛润芝和周恩来,作陪的 是张治中。这下你来了,连李德全我们就六个人,正好谈谈。而且,我记得,你从前好像同毛润芝也是认识的吧?”

    童霜威还是想走,说:“二十年前在上海仅仅不过是一面之交。今天,你们应当好好谈谈。我还是改天再来吧!”说完,仍旧坚决要走。

    但,冯玉祥是真心诚意地留客,说:“不走不走!一定留下!”这时,李德全也出来了。这位个儿高大戴着眼镜态度亲切热情的冯夫人,同 童霜威握手,也热情挽留说:“童先生,请一定别走!”

    见他夫妇十分诚恳,而且,这时,外边有汽车声,要走也迟了,只见一个副官进客厅通报,说:“毛先生他们到了!”

    冯玉祥拉着李德全,也对童霜威说:“走走走,去欢迎他们!”童霜威也只好跟着同去。冯玉祥兴奋得满面生辉,同李德全、童霜威一道 ,跨下台阶。他在前面忙不迭地冲向大门。在大门口,一辆黑色轿车在前,后边是一辆中型吉普,上边坐着些负责警卫的宪兵。黑色轿车里下 来了毛泽东、周恩来和张治中。冯玉祥和李德全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迎进了毛泽东、周恩来和应邀作陪的张治中。童霜威也点头招呼表示欢 迎,心里觉得今天来得真不是时候。

    大家握手。冯玉祥和李德全当先陪毛泽东和周恩来跨上台阶进了客厅。张治中是认识童霜威的,同童霜威一起跨步跟进,对童霜威说:“ 童先生好!听说你在复兴大学很受学生崇拜?”

    童霜威摇头说:“哪里哪里!”心里却在嘀咕:我何必留下吃这顿饭呢!他们一定奇怪为什么冯焕章要请我作陪了,暗自决定找个机会要说 明一下。

    大家在客厅里坐定。李德全忙着与副官一同敬茶,冯玉祥特地又给童霜威向毛泽东和周恩来介绍,说:“童霜威先生,法界名人,复兴大 学教授,忧国忧民之士。我们是很谈得来的老朋友了!刚才他来看望我,我就硬留他下来作陪了。毛先生,说起可能你还记得吧?你们二十年前 在上海曾经见过的。”

    童霜威连忙补充一句:“民国十三年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毛泽东也许是记起了,也许是没有记起,但点头含笑说:“真是,老朋友二 十年不见了!过得真快哟!”

    这口湖南话说得很亲切,使童霜威听了受用,说:“是啊,是啊!”心里不禁感慨起来:这二十年,国共两党由合而分,由分而重合,然 后是似合似分,如今又在和谈。人事沧桑,多少鲜血,多少教训,怎么说得尽又怎么说得清啊!

    张治中似是要造成一种祥和融洽的气氛,忽然像发现秘密似的朝酒席桌上看,近视眼镜下的两眼泛着笑意,他那带有安徽巢县尾音的国语 很好听,说:“酒!居然有酒!这可是一件新闻了!”他向毛泽东和周恩来说:“我与焕公是安徽同乡,又都是巢县人,又在一起相处多年。他 家里摆酒请客,今天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毛泽东听了,笑着表示感谢。

    童霜威看到放在圆桌上的是贵州茅台酒。

    冯玉祥挥着大手,笑着说:“我这是破例招待最尊贵的客人!毛先生是初次来重庆,周先生是以豪饮闻名于山城的。不备酒岂非太不恭敬了 !”

    大家都笑。

    毛泽东掏出烟来,十分风趣地笑着对冯玉祥说:“我听说冯先生向来反对人抽烟,也不用烟待客。可是今天我要违反先生的纪律了!”他 要擦火柴点烟。

    冯玉祥说:“你是贵客,请随便吧!今天我烟也备好了!”大家又笑。冯玉祥拿起香烟,又劝让在座的人进烟,但却没有人吸。冯夫人李德 全来请大家入座。她忙着亲自照顾菜肴,也是有意让冯先生和客人多谈谈,自己将大家请入座位后,又去后面忙碌。

    主客分别就座。冯玉祥命副官打开酒瓶的瓶塞,顿时,茅台酒香从瓶口飞溢出来。冯玉祥亲自给客人一一斟满酒杯,却空着自己的杯子不 斟,说:“喝酒的事吗,我主张各尽其能,能者多劳。不能喝的,就不勉强!”

    周恩来风趣地说:“这当然客随主便哕!”大家都笑。

    童霜威笑着说:“我只能象征性地举杯敬客!喝酒我不行,我赞成冯先生这提议。”

    冯玉祥举起酒杯来,说:“毛先生毅然飞抵重庆,参加国共谈判,若不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大德大智之士,决不会有此壮举!我冯玉祥十分钦 佩!这第一杯酒,先让我敬毛先生!”

    毛泽东笑着举杯欠欠身子,谦逊地说:“不不不,冯先生!不敢当!这第一杯酒,让我们大家一起庆祝抗战胜利吧!”

    他这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席主客的赞同,大家起立端起酒杯,频频点头碰杯。张治中却忽然说:“焕公!你那酒杯可是空的!就是象征性, 也该有点酒嘛!”

    冯玉祥笑了,点头说:“对对对!我当然要喝!”他回头对副官招手说:“来,给我斟酒!”

    副官将一只斟满的酒杯递给冯玉祥。他高高兴兴地先同毛泽东、周恩来碰杯,又同张治中、童霜威碰杯,举起杯来,出人意外地仰面一饮 而尽。

    张治中带头拍起了手掌,说:“好!好!难得!难得!”童霜威只微微饮了一口。茅台真香,但他不敢多喝。为抗战胜利干了第一杯后,接着 ,冯玉祥又提议为欢迎毛先生

    和周先生光临干第二杯。周恩来更热情地提议:“和为贵!”预祝国共两党谈判顺利成功干第三杯。副官一直为冯玉祥斟酒:冯玉祥又亲 自为大家斟酒。

    席间的气氛越来越和谐、热烈了。

    童霜威坐在周恩来和冯玉祥之问,每次干杯,他都只饮一小口,这时周恩来找话同他说:“童先生不能喝酒?”

    童霜威故意风趣地说:“是的,一喝脸就红,再喝就要醉。”

    周恩来笑了,忽然亲切地说:“同童先生虽少见面,但早听人谈起过你。你在上海坚决不做汉奸冒险来到大后方,我也是久仰的了!大作《 历代刑法论》,我虽未能拜读,但听读过的人说,写得极好!”他浓眉下眼神十分真诚。

    童霜威万万料想不到,周恩来会讲这样一番话,心中感动,不禁想:怪不得他们能日渐成功,他们的工作做得真好!忍不住轻声说:“周先 生,毛先生来谈判是身入虎穴,我一直担心,总想起鸿门宴的故事。你们从容自若,真是不胜敬佩之至!”

    周恩来也轻声说:“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虎子'就是和平!中国今天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错的!”

    一这时,冯玉祥在问毛泽东:“这几天谈得不错吧?”

    毛泽东仍旧是含着笑,说:“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今后应是和平发展、和平建国的新时代,必须团结统一,坚决避免内战。除此方针之 外,任何方针都是错的。”

    他没有具体回答谈得怎样,却揭橥出了在谈判的一种指导思想。大家听了,都点头说对。童霜威觉得他和周恩来说的话要言不烦,说得都 中肯、诚恳。

    周恩来补充说:“我们是为和平、民主、团结在奋斗,希望实现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毛主席来后,同蒋先生已经见面并直接谈过三次了。 我们是有诚意的。今天谈判休会,整个下午,毛主席先同英、法大使谈了话,又参加了加拿大大使欧德伦的招待茶会才来的。”

    童霜威琢磨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话,心里想:讲话都很有分寸,但也都能耐人寻味。毛泽东说的:“除此方针之外,任何方针都是错的。 ”显然指的是要发动内战,用打的办法解决的方针。周恩来说的:“我们是有诚意的。”显然指的是另一方并没有诚意。

    毛泽东谈笑风生,举杯为冯玉祥祝酒,说:“同冯先生还是这次到重庆才第一次见面的,但就像是老朋友一样亲切。冯先生抗日上的贡献 很了不起。愿冯先生继续为国共两党的合作而努力!”说着时,他也同童霜威碰杯,那意思是:这话同样是对童霜威说的。大家闲谈起来。从 中国的过去谈到现在,从现在谈到将来,气氛欢快。

    冯玉祥举杯对着张治中说:“文白,从前我没请你喝过酒,今天请你开怀畅饮!希望你为和谈好好尽力,给人民做件大好事。我敬你三杯! ”

    张治中笑着说:“焕公赐酒,我怎敢不喝!只是,焕公你……”〃我可以奉陪!”冯玉祥对副官招手,“不但敬你一杯,还要干三杯!”

    大家虽笑,都很吃惊。冯玉祥平日滴酒不饮,想不到他有如此海量。副官斟酒,他果然举杯连饮三杯。

    张治中干了三杯,脸和脖子都红了,摇头说:“焕公总说不会喝酒,其实用大斗来喝你也不怕,我是甘拜下风了!”

    大家都笑。童霜威也很吃惊,看看冯玉祥,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大将风度,又在给毛泽东和周恩来敬酒了。

    边吃边谈,大家又谈了些重庆的天气和名胜等等闲话。后来,冯夫人李德全来上席陪同吃饭了。

    周恩来说:“今天把你忙坏了!”

    毛泽东也含笑说:“菜的味道很好啊!”

    一个副官盛了饭端来递给毛泽东时,毛泽东侧身接过来,平易地看看副官,问:“你好大了?”他这是找着话在说,不摆架子。

    副官回答完毕后:冯玉祥介绍说:“他叫郑继栋,是我早年的老友郑金声的儿子。郑金声北伐时在一九二七年十月九口,亲率第八方面军 五万余人向鲁军进击时,不幸被人出卖,军阀张宗昌劝降不从,杀害了他,我就把他儿子留在了身边。”

    毛泽东望望冯玉祥,点点头,又望望在座的人,两眼炯炯有神,伸出左手像数着指头似的先屈起大拇指,又屈起食指,说:“清王朝杀了 多少革命党人,结果它垮台了;各路军阀杀了多少革命志士,结果也一个个身败名裂了!革命的火是扑不灭的!革命的人也是杀不绝的!”他右 手一挥,做了一个有力的手势,“穷兵黩武者要磨刀杀人,但革命者是不怕那一套的!”

    他脸上又露出那种使人难忘的笑容来了,但话语的严肃,震动听者的心。大家都懂得他说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童霜威不禁想:一个人总该向前走,选择正确的路向前走。即使走错了路,赶快回过来再往正确的路上跑也不为迟。能这样,就不会落伍 ;能这样,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拿冯玉祥来说,他走过曲折的路,就拿同共产党的关系来说吧,北伐之前,西北军中就有共产党人,正因 为有共产党人,西北军的精神面貌很好,打了不少胜仗。可是,后来,蒋冯合作,驱走了共产党人,西北军从此就一蹶不振。冯玉祥今天会不 会想起这段经历?不过,从共产党人的态度看,他们还在创业,他们正在拼命团结更多的人,他们似乎是不应也不会记住前嫌的。冯焕章性格 鲜明,是个怪杰。他爱国、爱百姓!他选择了自己所走的道路。依我看,他选择得是对的!后来,席散了。毛泽东、周恩来与张治中一同先辞去 了。童霜威让他们先走,接着,最后也要走了。后晦走,同冯玉祥握手时,说:“看你毫无酒意。今天,我也领教到你的酒量了!”

    谁知,冯玉祥哈哈笑了,说:“你可别误会了,我老实告诉你吧!我喝的跟他们的不一样!我喝的是——白开水!”

    晚上,从冯玉祥家里回来,家霆告诉童霜威:“杨忆祖来过,等了一会儿,就走了,留下一张条子。去北平行营的事不成了!”童霜威看 杨忆祖的留条是:

    霜老赐鉴:

    前谈之事,经报送当局,未获核准,德公深感遗憾与歉疚,故特奉闻,诸请谅宥是幸。顺颂

    大安

    忆祖 敬留

    即日

    童霜威看完杨忆祖的留条,一笑置之,说:“看来,我已成了他们注目的人!这倒也好,我走自己的路的决心更大了!”

    第 七 卷

    时局阢陧,巴山夜雨恃风雷

    (1945年9月一l945年12月)

    经过八年抗战,日本侵略者造成的严重一 创伤,和国民党腐朽法西斯统治造成的危害,使国统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生存和国 家的兴亡,他们不得不起来斗争。在那难忘的岁月里,多少有识之士和进步青年,曾可歌可泣地在寻找真理和奋斗的途径。

    走历史必由之路,这就是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的结论,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到社会主义,当时是近代中国在历史提供的现实条件范围内所作的 最佳选择。

    一

    姗姗大姐在家霆印象中,是个十分能干的女记者。这些年来,新闻事业就是她全部的生活,新闻界就是她的家。

    她说她是个自由主义者,不偏不倚、无党无派。接近多了以后,在家霆的感觉上,她好像是在用这种身分取得安全。她讲话和写文章,都 不爱用很激烈很露骨的语句。她的文章,在朴实而平和的语调中,常常既不冒犯当局,却又使思想进步的人感到可读,引起思索。姗姗大姐依 靠她父亲的地位与关系,依靠她自己的才干与能力,广泛结交很多上层、中层各界人士。她人缘好,在外边这样,在家里也这样。就是燕东山 ,对姗姗也十分佩服。自从大嫂自尽后,燕东山开始戒酒了。姗姗大姐常拿书报给他看,他们很谈得来。在外面,姗姗大姐神通广大,消息灵 敏,像个〃路路通”。采访时,老练而迅速,善于提问、归纳,富有新闻头脑。在新闻界,许多人叫她〃燕大姐”,她这个女采访主任报社里依 为台柱。在新闻圈子里,被人目为〃一流记者”。家霆同她接近,学到很多东西,燕寅儿也一样。所以家霆和寅儿有机会就跟随姗姗大姐参加一 些活动。

    自从毛泽东到重庆后,国共和谈在进行,虽然《中央日报》有时故意压低调子,常把这方面的新闻不放在显着地位刊出,但不少报社的记 者都把跑和谈新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家霆在姗姗大姐手下做机动记者,寅儿用《明镜台》社长的身分,有时也一同活动:到曾家岩〃桂园〃采 访,到化龙桥红岩村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采访,到民主人士常常在一起聚会的上清寺〃特园〃采访,到国共两党代表商谈地点之一的中四路 德安里一号军委会侍从室采访,采写人们最关心的消息。

    家霆注意到:姗姗大姐写的新闻报道和文章不多,也不长,总是写得重要、中肯,让人无辫子可抓。

    比如,在有一篇采访几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参政员的访问记中,文章最后,姗姗大姐写道:“记者问:有些人把国共谈判看成是两党之间互 争权力。因此,得出悲观结论,说谈判难以成功。也有人认为国共谈判,所争的是民主与非民主的问题,是中国人民能否得到应有的民主权利 和已经得到的民主权利能否保持的问题,所以谈判才分外困难。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之争,决非私党私人之争可比,不知这两种看法 哪种正确?这几位参政员一致说:国共谈判,当然决非私党私人之争。正因如此,不管谈判中遇到多大困难,都必须克服。因为和平建国是全 国人民所要求的。中国只需要这二项方针,不需要其它方针。如果了解了国共谈判这个基本关键,对于谈判中间的重重困难,就不会惊奇了。 既不会空洞乐观,也不会徒然悲观。”

    这样写,既像保持了客观态度,又实际揭示了正确与错误的两种看法,十分老练,也扼要抓住了读者关心的问题,明确批判了糊涂认识, 提出了正确态度。

    从姗姗大姐的采访到写稿上,家霆都向她学到了很多本领。《明镜台》每期集稿后都送给姗姗大姐过目定稿。她看稿很仔细,有时甚至开 夜车。每每改一个题目,删改几句话,间或还抽换一篇稿。然后会侧着脸问家霆:“你觉得这样好吗?”这里有谦虚和尊重人,更寓含着一种 指导。家霆聪明,感到姗姗大姐的改、删、换,常常主要是从刊物的存在考虑。一些空泛的偏激的标题或文字,会招来不必要麻烦的语句,她 凭自己的多年新闻工作的经验和政治敏感,作了一种粉饰遮掩式的小改动,但却绝不删去那些原则性的、进步的内容。只不过常在必要时,用〃 中立〃、〃公允〃的态度,用一种〃自由主义〃的方式,宣扬进步思想。

    姗姗大姐在采访时,在同一些新闻界同业在一起时,却是个几乎绝不谈政治却只谈生活的人。你只听到她同别的记者在一起亲亲热热、和 和气气谈天气、谈衣着、谈吃、谈电影、谈话剧……对《中央日报》〃中央社〃或《扫荡报》的记者,她同对《新华日报》或对《大公报》、《 时事新报》等的记者一样交往。这种时候,她那种自由主义者的态度似乎表露无遗。她的表情、态度、语气,都没有〃左〃的表现、〃红〃的表现 。

    家霆渐渐有一种直感:姗姗大姐越强调自己的〃自由主义〃和〃中立”,越感到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记者。她曾坦率地向家霆和寅儿说过:“ 我那种避免麻烦的处世方式,虽不得已却十分必要。你们也应当学我!”在家霆和寅儿面前,她较少隐讳一些政治观点,虽然常常仍是以自由 主义者的面目表露,却使家霆每每感到她与忠华舅舅、冯村舅舅是类似的人。

    姗姗大姐给《明镜台》写过一篇短稿。稿短分量重,写得巧妙有趣。说明她有灵敏的〃新闻鼻”,也有一支生花妙笔。这篇短文,是她参加 了一次文化界庆祝抗战胜利晚会后,即兴抓了好题材赶写了给《明镜台》发表的。她随意起了一个笔名〃禹济哉”,实际是〃女记者〃的谐音。短 文不过七百字:

    你认为哪个谜底对?

    ——苏武还是屈原?毛遂还是蒋干?共工如何?

    打灯谜是一项有益智慧的文字联想游戏,猜射方法和我国汉字的特点、语言的修辞紧密关联。灯谜涉及的知识面广,包罗万象,囊括巨细 ,应当构思巧妙、简洁明快、妙趣横生。日前,参加文化界一个庆祝抗战胜利的同乐晚会,其中贴在纸灯上的一个灯谜:“抗战胜利——打我 国古代一人名。”引起许多人注意。因为猜中者有重奖,大家群起而猜之。

    甲先生猜是〃苏武”,因为苏联武装力量出兵东北,打败百万

    关东军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遂胜利。

    乙女士认为应是〃屈原”,因为日本的屈膝投降与原子弹炸广岛、长崎有关。日本是屈服于原子弹的威力,抗战才胜利的。

    丙先生反对,认为应是〃蒋干”,理由是抗战胜利全凭蒋主席的劳苦功高努力苦干所致。

    丁先生说既然如此,说是〃毛遂〃也一样。因为毛泽东先生坚持抗日,领导各根据地军民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终于使抗 战胜利遂了人民心愿。

    但,结果爆出冷门。拿出谜底来看,却是〃共工〃!”共工〃者我国历史上传说〃共工怒触不周之山〃中古人之名。这次抗战胜利是由于全世界 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工作才获得的。谜底与谜面非常吻合,概括性强而又意思全面。

    只是,也有个别人认为〃共工〃这个名字中的〃共〃字与〃共产党〃的〃共〃字相同,怕误会成是共产党的工作造成了抗战胜利,表示异议。但大 家多数都能同意,认为谜底定为〃共工〃合乎实际并无不妥。

    特将这次猜谜情况记下,供君赏玩。不知你以为如何?(禹济哉)

    家霆很喜欢这篇短文,短文内含的意思比字面所要表达的多得多。看似一次客观报道,事情也不过是打一个灯谜,其实政治性极强。当《 明镜台》第二期出刊后,这篇小文章写的打灯谜的故事立刻不胫而走传遍了山城,到处都在传诵这个灯谜。有这篇短文,这期《明镜台》竞很 快销售一空。

    同时,发生过另一个故事:在国府大礼堂,举行过一次庆祝抗战胜利的晚会,演出京剧《群英会》。戏上场时,喜爱京剧的蒋介石恰巧刚 入座观看。台上的周瑜正在传令:“有请蒋先生!”门帘掀开,青衣儒巾的白鼻子小丑蒋干,在〃当!当!”的小锣声中,一步一颠走上台口。 气得台下的〃蒋先生〃一脸怒气,起身匆匆离场走了。听到这件事的人都当笑话讲。一天,谈起这件事时,燕姗姗拿这事作例说:“这事很可笑 。虽然有趣,却不能用。一是意义不大,二是如果《明镜台》用了必然引来麻烦。这同打灯谜那件事不同。打灯谜那件事的意义,读者可以体 会得到,特务却难抓辫子。我们完全可以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来写。这件事牵涉到蒋,情况就不同了!”姗姗大姐日常就是这样在指导着家霆和 寅儿办刊物的。家霆和寅儿学到不少本领。

    人和人之间,通过越来越深的接触就能逐渐了解到对方的内心活动和灵魂深处。家霆感觉到,姗姗大姐是一个有正义感、追求真理的心灵 像水晶般的女记者,他从思想上敬重她。

    国共谈判进行到三周的时候,美国大使赫尔利忽然拉下了〃居中滴停〃的面具,公开指责中共,把谈判进展不前的责任完全推给了中共。他 还放出要回国的空气,向中共施加压力。据说,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来办!这种〃不怕〃的态度,有人不理解。这天上 午,燕寅儿到学校有事,家霆在燕家,见到了姗姗大姐。家霆问姗姗大姐:“你对这问题怎么看?”

    姗姗大姐笑了,说:“中国人的事,该让美国人来做主吗?”家霆也笑了,说:“那当然不!”

    “所以,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来办!是对的!”姗姗大姐说,十十有的人妄图通过谈判吃掉人家解放区的政权,吃掉人家在八年抗战中 有功的军队,实行所谓'统一政令'和'统一军令',而对全国人民渴望的和平民主,根本不放在眼里。赫尔利却来拉偏架、当上帝,这能行吗? 我看不行!赫尔利的态度说明了一条:是要帮助他们支持的人消灭解放区。事实上,这儿在谈判,九月十日山西方面阎锡山已经在进攻上党解放 区。九月十七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已在天津登陆。我听说军委会已在向下边密颁《剿匪手本》了!因此,对内战要有思想准备,怕也无用。”

    “是啊!”家霆不由点头,“人们都渴望不要再有内战,都渴望不要再是特务法西斯统治。形势太令人焦虑了!”

    姗姗大姐说:“国民党凭自己的武力,以为自己强大,是想打内战消灭对方的。他硬说共产党只争枪杆子,不愿缩编军队,目的就在这里 。实际最近谈判中,共产党让了步同意军队可以缩编到国民党占七分之六,中共只占七分之一。可是国民党仍不同意。他是以〃缩编〃作幌子, 目的是要消灭中共武装。但中共不傻,武装交出,只能听任别人屠杀、听任别人摆布了!那种和平靠得住吗?到那时,中国前途还会有希望吗? 还会有独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