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四章(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四章(2)(1/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四章(2)

    当那些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聚在罗大佑这个标本前,罗大佑倒显得有些可笑了。作为一个音乐家,他招来的是那些来怀旧的追随者,作为一个艺人,他招来的是那些还不能读懂他的词句的追星族,他两头难顾,一个罗大佑最终难免会被分解成两个罗大佑。

    我想,那些在80年代听罗大佑的人,是最投入的。那是个不太物质、不太诱惑的年代,人们对精神上的渴求要高于物质,还没有泯灭理想的人喜欢去探寻真理,因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所以喜欢用一种沉重将自己压得充实些,罗大佑是那个时代最好的文化读本。而今天的未来主人翁们早已在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下变成电脑儿童,这些聪明的孩子都提着易碎的灯笼,他们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不再去问“这是什么道理”。那些酷似谢霆锋酷似安在旭酷似张惠妹的人们本能地绕开沉重的真理,成为好奇、好动、好酷的“三好学生”,在追逐时髦中享受人生是他们最大的乐趣,结果一不留神撞上罗大佑。假如罗大佑把头发染成黄色,那么可能会拉近与三好学生之间的距离,遗憾的是,这个人要嘛没嘛,所以他们当然不理解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为什么都把罗大佑当成教父。但这些并不重要,大脑像注了水一样的三好学生们自然用他们独有的判断嗅出了时髦的味道,同样可以心安理得地登上这辆怀旧列车,虽然在怀旧时一片空白。

    我并非想否定谢霆锋们对罗大佑的喜爱,我只是有些怀疑这种喜爱的盲目性。或许他们能读懂“道一声别离忍不住想要轻轻地抱一抱你”,却读不懂“情到深处人孤独”;也许他们能读懂“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却读不懂“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也许他们能读懂“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却读不懂“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所以,这让我想起罗大佑后来和一个词藻华丽、读起来很酷但言之无物的词人林夕合作,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罗大佑不可能再去写也写不出来充满智慧的歌词了,同时也为他迎接更年轻的听众埋下了伏笔。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歌手朴树,他尽可能用一种酷和躁动来掩饰他阅历的苍白。同样的还有王力宏、林志炫之流,前者翻唱的《龙的传人》,我越听越感觉我们是“蛇的传人”;后者在糟蹋崔健的《花房姑娘》时让我感觉他是在唱“花房**”。但是他的听众却不这么认为,你酷,你有型有款,我就喜欢,我管你是苍白还是黝黑呢。谢霆锋们想看到的是 “有意思”而不是那些怀旧的人看到的“有意义”。

    罗大佑以前很冷,现在变得很酷,酷是什么,就像另类就是狗屁不是一样,酷有时候就意味苍白。

    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