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一章(7)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一章(7)(1/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一章(7)

    之后,媒体冷静下来,开始反思。影评人珍妮?亚布罗夫说:“Grunge死了,谁杀的?媒体。”但是媒体的反思并不能改变它的本性,一年后,他们又把另一个人推上了“断头台”,这就是加拿大女歌手阿兰尼斯?莫里塞特(Alanis Morissette)。之所以炒作莫里塞特,是因为在1994年前后出现了一批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歌手,不管是来自主流的还是另类的,都在此期间出版了唱片,“女权”又成了热门话题。其实,莫里塞特的女权意识显然不如P.J.哈维(P.J.Harvey)、雪莉尔?克罗(Sheryl Crow)、托里?阿莫斯(Tori Amos)强烈,但是,她遇到了一个好制作人,有一张热门唱片,这为媒体炒作提供了条件。于是,莫里塞特被描述成一个女权代言人的形象,她过去的经历被夸大,她那首热门歌曲《你该知道》(You Oughta Know)成了叛逆女性的赞歌,她的唱片销量直线上升,她的荣誉接踵而来,这个年仅21岁的歌手显然无法承受女权代言人的称号,差点崩溃。

    接下来倒霉的是贝克(Beck),这个看上去只有十几岁的年轻人,之所以成了媒体宠儿,是因为他会一手“乱炖”的本事,他能把几十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掺和在一起,听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其实他在1994年就应该成为媒体爆炒的对象,那年,他的单曲《窝囊废》(Loser)传遍整个美国,连金凯利在他的电影里也要哼哼几句。但当时整个媒体都在炒作库班自杀事件,哪儿顾得上他,等他们腾出手,正赶上贝克1996年出版新专辑《奥德雷》(Odelay),这回媒体终于逮住了机会,把贝克狠狠地炒了一回。媒体几乎把贝克当成一个怪物来看待,《滚石》杂志干脆就把他画成一头驴,几乎所有乐评人都像外科大夫拿着手术刀一样来剖析他的音乐,贝克用他的怪才解构音乐,评论家来一次再解构,贝克的音乐被上升到后现代主义的高度。在贝克看来,他做音乐像小孩搭积木或玩魔方,但在媒体看来,已变成了哲学命题。当贝克在接下来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