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无后为大 > 人在酱缸(2)

人在酱缸(2)(1/2)

    人在酱缸(2)

    我留意了一下,家长的反应大多是让孩子闭嘴或小点声。他们传达的意思是,评论别人的生理缺陷,不能当人家面儿啊,至少不能让人家听到啊。我得承认,比起那些默不做声的家长,他们已经算是有教养了。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内地的孩子与其他一些孩子的差别?肯定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基因,对吧,那么魔鬼一定藏于孩子身处的环境与人群。

    广电总局什么都管,偏偏不去约束以他人生理缺陷取笑的小品。假如我是一个幼小孩子的家长,恰好与他一起在电视机前看到了以他人生理缺陷取笑的小品,我本能地发笑或流露开心的神情,而不是心怀厌恶,这一切,如何逃得过孩子敏锐的洞察力?于是他的世界里自然添加了一样怪异、可笑的元素。在我们的文化中,太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太缺乏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淡然,这就是问题所在。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只要浸润于粗鄙文化的家长还在,即使把电视砸掉也无法禁绝粗鄙的传播。

    记得西方有一句谚语,大意是你接触什么人,就成为什么人。在一个残酷、猥琐的社会里,一个孩子只有微乎其微的概率成为那样自信而有责任感的公民,而成为一个浑噩粗俗之人的概率要大得多得多。

    每当我看到以“抵制×货”、“保卫××”等口号聚合起来的人群,就会想起古斯塔夫?勒庞所定义的“乌合之众”。这位社会学家通过对法国大革命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发现,个体一旦进入某个群体,这个群体又自我标榜为神圣、正义,他们就如同发生化学反应一样变成了一群疯狂的家伙,还从不怀疑作恶的正当性。勒庞将他们称为乌合之众,另一种相近的定义,叫做群氓。

    奇妙之处在于,集体发疯和集体冷血并无抵牾,人群可以莫名亢奋,也可以莫名沉默。在网络上,大爆粗口、狂拍“板砖”的场景极其普遍,而同样这些人,也会自嘲为打酱油的屁民。缺乏一个尊重人的制度和文化,就别指望公民社会的生成。

    乌合之众的最可悲之处,就是每每把疯狂与冷漠用错地方。《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