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无后为大 > 家庭角色的错乱

家庭角色的错乱(2/2)

自我成长。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压抑自爱的,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在心理学上,溺爱其实意味着把一个“内在的小孩”(即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这种投射需求强烈起来,对象亦可以是一只宠物。我认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膝下无孩,婚姻也不令她如意,偶尔做客外甥女家里,对家中小狗极端宠爱,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小狗一份,一天甚至领着出去遛七八次,“真是受不了它乞求的眼神”。不难看出,这个施予溺爱的人,自身对爱是多么渴求。

    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埃文斯认为,因为心理投射需求的存在,家长侵犯孩子精神边界的情况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比如母亲贝蒂带着七岁左右的女儿苏茜选购冰激凌的场景,就令旁观者埃文斯很不舒服—

    “你要哪种口味的?”贝蒂问女儿。

    “我想要香草的。”苏茜说。

    “有巧克力口味的。”母亲强调。

    “我想吃香草的。”女儿坚持着。

    “还是巧克力的更好吃一些。”母亲说。

    苏茜表示现在只想吃香草的,贝蒂责备女儿“你怎么这么倔”。也许,贝蒂并没有吃冰激凌,但她喜欢巧克力口味,潜意识里希望“内在的小孩”替自己享用巧克力冰激凌。我想,当下父母中流行的“不能亏待孩子”的说辞,也是这种心理。

    张恩超是我的大学同学,又曾在《南方周末》与我共事。2005年,当妻子尚在孕期,张恩超便毅然辞去了工作,像法拉奇那样开始给未出生的孩子写信。小宝贝降临人间的前后100多天,他几乎每天都写下自己的温情、遐思和体悟,那本书信集叫《亲爱的宝宝》。我曾开玩笑说,这信不是寄给未来的孩子的,而是寄给自己童年的。看到书中这么一段,你就不会怀疑我的判断: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你到来的意义,它的意味是我可以经历第二次童年,一个可以修补的童年。有很长的时间,我都梦想一种童年的救赎,在我的童年经历恐怖的时刻,经历沮丧的时刻,以及其他的特殊时刻,现在的我,能够返回童年,进行干涉。

    张恩超计划一直写到女儿十八岁,当时相熟的朋友没人把这话当真,他也没让朋友们失望—后来这些书信够出一本书了,他的利比多也释放够了。以朋友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到女儿的童年里“干涉”一番后,他发现那终究不是自己的生命,不能迷失太久。现在,他回到工作状态已五年有余,任职网络公司高管,对女儿怀有深情却未过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