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山高水长 > 第一章 忆张中行先生(1)

第一章 忆张中行先生(1)(2/2)

在的出版社,有一位同事丢了1000元钱,很沮丧,众人好心来劝,效果不佳,丢钱人心情还是不好。行翁闻知,拿出500元去,说:“只当是你丢500元,我丢500元,一个人的不快让两个人分担,不是可以减轻一点吗?”还有眼见的。前几年我与出版社李女士去北京组稿,顺便将行翁的稿酬3000多元送去。在行翁的办公室,行翁微笑着递过一笺空白信纸,嘱我写封信,信中要写上这笔稿酬有1000元是徐秀姗女士的。原来,由我挂名“主编”,李女士做责任编辑的行翁著作《观照集》,由徐秀姗女士帮行翁剪贴、排序、复印,还写了后记,行翁说,按说该把稿酬分她一半才对,但出版社无证明,明给,这个数目恐徐不受,所以请你这位主编写封信,言明这1000元是徐秀姗的稿酬,白纸黑字,不怕她不信!我遵命,就伏在行翁桌上把信写好,交行翁看,行翁甚为满意。

    后来行翁来河南作郑汴洛之游,我与李女士有幸伴以左右,问及假信一事,行翁得意:“徐秀姗果然中计,我把你的信拿给她,她起初还不相信,我说:人家主编的信你也怀疑吗?她终于还是接了。”

    我与行翁交往有数十年,耳闻目睹,受益非浅。据我亲见,对于慕名求字者,行翁总是替人家打算:既然来求字,总是捧场的,自己虽然写得不好,可怎么能拂人家这个面子呢?于是写。写完之后,盖一方“学书不成”的印章,算是自我宽慰。可是这扇门一开,蜂拥而来的文债,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以至于正常的写作时间也不再能保证。

    我们去拜访他,如果是谈话超过午时,他总是提出请吃饭。这样由他做东,我吃过他多次饭。每次都吃得尽兴,酒是行翁自带,喝得更是恰到好处。他提倡节俭,饭菜总是能够恰好吃完,而客人也感到酒足饭饱,有时我会想到古典,“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而和张中行先生一起吃饭,可以有双重享受,物质的是肚子吃得舒服,精神的是可以聆听他的高论。

    有一天我去一家书店,熟识的老板叫道:“张中行还写了你了!”说着拿出一本张中行先生的《流年碎影》,我一看,还真是有两处提到贱名。

    我最初模仿张中行先生的文风,竟然有些心得。直到后来中国作家协会吸收我为会员时,曾听说,有评委赞我年轻却文笔老辣,于是我得以混进中国作协。其实我知道,这是学习张先生风格的结果。

    和张中行先生的第一面

    有一天,唐明君找到我,递上一本书:“奇书!”接过一看,是署名张中行著的《负暄琐话》,书印得不算精美,定价也不高,不像是奇书的样子。唐君说:“别看外表,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