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音语(2/2)

该设法改良这种汽笛的音。在杭州时闻有一汽车,其汽笛的鸣声奏一主和弦,如Sol Do Mi Sol,觉得很不讨厌。可惜很少,似乎只有一辆。

    我在写字的时候,曾感到声音的一种微妙的作用,也可以拿来旁证音语。我为人写大字,喜择一静室,室内最好只留知我习性的一二人为助手或旁观者,不欢喜有许多人同室。为的是他们要在我正在写字的时候发出种种声音,话声,笑声,步声,以及物件移动之声。而这种声音的气势常与笔的运动的气势相冲突,使笔的运动受阻碍,因而写字往往失败。譬如正在写一个字,半途有人咳嗽,或笑起来,或向别人提出一问。这种突发的,或昂奋的,或不安定的声音,有一种影响达于我的心情,由心情传到我的右手的筋觉,通过了笔杆而影响于所写的字。又如正在写一行字,半途有人突然起立出外,或推门入室。他们的动作气势也会影响到我的手头。故我常想,写字最好能有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及适当的对手。这对手必须理解字的构造,又懂得我的癖性。他不妨说话,动作,做声;但求他的言行的气势与态度,和我的写字的活动相符合。譬如写到很长的一直的时候,即使我的对手在旁大叫一声,非但无碍,反而有助于我。然而我的生活繁忙,百事草草,以上的话不过是一种愿望,原非定要有此时地及对手方可写字。不得已时,在什么地方都为人写字,不拘好恶,写给他算了。

    美国有一种专供习字用的蓄音片。当学生练习书法时,把这蓄音片开奏,一种特殊的节奏与音律,能暗助习字者的手的活动。可知我的写字习惯并非一种不近人情的奇癖。我想,写中国字也许没有适当的蓄音片可用。因为中文与西文构造不同。他们的字是符号凑成,写的时候其动作能合于一定的节奏;我们的文学构造各异,每个字像一幅画,恐怕没有适合的音乐可以适合写字的动作。有之,只能为每个特设一种音乐,未免太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