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4.差生宰予(2/2)

教学民主化,要不他可以在与宰予的互动中提高自己的口才。“昼寝”大概只是孔子痛骂宰予的借口,宰予多次同孔子进行辩论,可能触犯了孔子作为教师的师道尊严和权威。

    宰予思想活跃,很有创新意识,不亦步亦趋,是孔门弟子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按现在的教育理念看,宰予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见地、很有个性的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的孔子应该大加褒扬,但孔子并未如此。

    《论语》中孔子和宰予的辩论主要有两次:一次是讨论“三年之丧”。孔子提出居丧要以三年为限,宰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出行“三年之丧”足以使“礼”、“乐”崩坏。孔子找不到理由辩解,就痛心指责:“予之不仁也!”这有点像后代的“扣帽子”。还有一次是关于“仁”的讨论。夫子尝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志的仁义之士,没有为求生而伤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的。)于是宰予就问孔子一个两难的问题:“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有一位仁者,如果告诉他井里掉进去了另一位仁者,他该跟着跳下去吗?)孔子回答说:“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为什么要这样呢?仁者可以去救,但不能让自己陷到井里死掉。)宰予的问题使孔子陷入一个悖论:是要“杀身成仁”,还是要保全自己。孔子当时什么反应,《论语》上并没有说,大概是很不爽的。对这样一个不怎么听话的学生,孔子找个机会敲打一番是很有可能的,宰予挨骂并不偶然。

    现代教育理念承认人有各方面的才华,宰予不是差生,但孔子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他未免显得武断:“巧言令色,鲜矣仁!”说能言善辩的宰予是巧言令色,就像现在的一些教师动辄把学生的一点小毛病上升到品德问题一样。尽管后来孔子对宰予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并不彻底。

    与孔子差不多同时代的苏格拉底的一生是“谈话的一生”。这位自诩为“雅典牛虻”的哲学家成天蓬头垢面,到处找人辩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苏格拉底部分精彩辩论的实录。孔子虽然游说列国,但精彩的辩论场面几乎没有。如果孔子能放下架子,与学生辩论,或许我国古代人的思辨能力会获得长足的发展,与柏拉图同时代的宰予说不定可以成为柏拉图那样的哲学大师。当然,我只是假设。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劝诫教师:“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孔子这千古一骂,声音还回荡在现代的课堂。

    倒是宰予对孔子敬佩有加:“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