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闲情偶寄 > 脱套第五(2)

脱套第五(2)(1/2)

    脱套第五(2)

    ○声音恶习

    【原文】

    花面口中,声音宜杂。如作各处乡语,及一切可憎可厌之声,无非为发笑计耳,然亦必须有故而然。如所演之剧,人系吴人,则作吴音;人系越人,则作越音,此从人起见者也。如演剧之地在吴则作吴音,在越则作越音,此从地起见者也。可怪近日之梨园,无论在南在北,在西在东,亦无论剧中之人生于何地,长于何方,凡系花面脚色,即作吴音,岂吴人尽属花面乎?此与净丑着蓝衫,同一覆盆之事也。使范文正、韩襄毅①诸公有灵,闻此声,观此剧,未有不抱恨九泉,而思痛革其弊者也。今三吴缙绅之居要路者,欲易此俗,不过启吻之劳;从未有计及此者,度量优容,真不可及。

    且梨园尽属吴人,凡事皆能自顾,独此一着,不惟不自争气,偏欲故形其丑,岂非天下古今一绝大怪事乎?且三吴之音,止能通于三吴,出境言之,人多不解,求其发笑,而反使听者茫然,亦失计甚矣。吾请为词场易之:花面声音,亦如生旦外未,悉作官音,止以话头惹笑,不必故作方言。即作方言,亦随地转。如在杭州,即学杭人之话,在徽州,即学徽人之话,使妇人小儿皆能识辨。识者多,则笑者众矣。

    【注释】

    ①韩襄毅:即明代作家韩雍,谥号襄毅。

    【译文】

    花脸口中的声音应当杂一些。比如模仿各个地方的方言,和发出让人听了厌恶憎恨的声音,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观众发笑。但是这样做也必须有原因。例如,一场戏里面,角色是江苏人,就说江苏方言,是浙江人,就说浙江方言,这是从人物的因素来考虑的。又如,演戏曲的地方在江苏时,角色就说江苏方言;在浙江时,角色就讲浙江方言,这是从演出的地点来考虑的。令人奇怪的是,近来的戏班子,无论演出戏曲的地点是在南还是在北,是在东还是在西,也不管戏中的人物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只要是花脸这个角色所说的话,就说江苏方言。难道说江苏人都是花脸吗?这种情况和净、丑穿蓝衫一样,都属于颠倒是非的奇怪事。假如宋代的范文正、明代的韩襄毅等人在天有灵,听到这样的声音,看到这样的戏曲,他们在九泉之下一定会痛恨万分,因此我想彻底革除这种弊病。目前,江浙一带一些有权势的缙绅想要改变这种习俗,他们只不过是张口说一说而已,从来没有人切实打算着手去施行,他们的肚量之大,可真是无人可比。

    而且戏曲界中的演员大部分是江苏人,任何事他们都能考虑到自己,惟独在这一件事上,不但自己不争气,反而想故意使自己现丑,这难道不是古往今来的一件大怪事吗?而且,江苏的方言,只能在江苏通用,到外地去说,人们大多袒懂。演员本来想要让观众发笑,却反而让观众觉得茫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真是太失策了。请让我来改变一下这种情形:花脸也和生、旦、外、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