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闲情偶寄 > 授曲第三(3)

授曲第三(3)(2/2)

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①;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哑人亦能唱曲,听其呼号之声即可见矣。常有唱完一曲,听者止闻其声,辨不出一字者,令人闷杀。

    此非唱曲之料,选材者任其咎,非本优之罪也。舌本生成,似难强造,然于开口学曲之初,先能净其齿颊,使出口之际,字字分明,然后使工腔板,此回天大力,无异点铁成金,然百中遇一,不能多也。

    【注释】

    ①有口无口:戏班行话,唱得清楚有力有口,反之为无口。

    【译文】

    学唱戏的人,不管是灵巧还是笨拙,只要看他口齿是否清楚;听戏的人,先不管唱得是精还是粗,而是先看演员咬字是否清晰。字从口中唱出来,听得清楚就是口齿清晰,如果演员唱出来的戏,让人袒清楚,有字就像没有字一样,说话说得清楚,唱戏却唱不清楚,那这种人和哑巴又有什么区别呢?哑巴也能唱戏,听听他们呼喊号哭的声音就知道了。经常有唱戏的人唱完了一支曲子,听的人只听到了声音,却分辨不出一个字,真要把人闷死了。

    这样的人就不是唱戏的料,这是选拔演员的人的责任,而不是演员本人的责任。舌头是天生的,很难勉强再造一个,但是在开口学唱戏的时候,可以先让他把口齿练清晰,开口的时候,字字清晰明白,然后再让他学习准确的腔板。这样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和点铁成金的功夫差不多。但一百个人里也许能遇上一两个,不会再多了。

    ○曲严分合

    【原文】

    同场之曲,定宜同场;独唱之曲,还须独唱。词意分明,不可犯也。常有数人登场,每人一只之曲,而众口同声以出之者,在授曲之人,原有浅深二意:浅者虑其冷静,故以发越见长;深者示不参差,欲以翕如见好。

    尝见《琵琶?赏月》一折,自“长空万里”以至“几处寒衣织未成”,俱作合唱之曲,谛听其声,如出一口,无高低断续之痕者,虽曰良工心苦,然作者深心,于兹埋没。此折之妙,全在共对月光,各谈心事,曲既分唱,身段即可分做,是清淡之内原有波澜。若混作同场,则无所见其情,亦无可施其态矣。惟“峭寒生”二曲可以同唱,定四曲定该分唱,况有“合前”数句振起神情,原不虑其太冷。

    他剧类此者甚多,举一可以概百。戏场之曲,虽属一人而可以同唱者,惟行路出师等剧,不问词理异同,皆可使众声合一。场面似闹,曲声亦宜闹,静之则相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