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被中香炉(1/2)

    被中香炉

    “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球,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复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被褥,故以为名。”

    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在冬天用来取暖或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不论你在被子中如何翻滚香炉,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会让香炉口朝上,呈水平状,丝毫不用担心炭火从炉口倒出来。

    香炉口为什么总能朝上呢?这其实就是对物理重力的绝妙应用。

    我们知道,要使一个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不致于倾斜翻倒,最好的方法是将它悬挂起来。被中香炉应用的正是这一原理。

    香炉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同心圆环(也有茹的)。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用同 样方式,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不论球壳如何滚转,炉体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与地面何持水平,并始炉口朝上。

    被中香炉的这种结构完全符合现代航空航海中使用的陀螺仪 原理。罗盘就是悬挂在一种称为“万向支架”的持平环装置上。这样,无论有多大风浪,船体怎样摆动,也无论在怎样复杂的气流中,飞机如何颠簸,罗盘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确保正常工作。

    被中香炉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司马相如所作《美人赋》。1963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唐代银质被中香炉球体外径约50毫米,制作精细,镂刻雅致。西汉末(公元1世纪)巧工丁缓的“被中香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