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雪花六角形结构(2/2)

形性质的是有“太空立法者”之称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时间是1611年。在那年冬天,他对雪花进行了仔细观察,写了一篇长达15页的报告。自此,欧洲人才开始关注雪花规则的六角形特征。

    足以让欧洲人吃惊的是,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甚至更早就发现雪花六角形特征。大约在公元前135年,西汉诗人韩婴在其著作《韩诗外传》一书中就明确提到这一发现,似乎在当时已是一种共识。其文如下:

    “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寞。”

    意思说,一般草木之类的花都是五角形的,但雪花为六角形。

    仅从这段可信赖的文字看,中国要先于欧洲至少1726年,或许还要早得多认识雪花六角形特征。

    韩婴之前有没有人已认识到雪花的六角形特征,至今没有可靠发现,但他之后,中国文献中对六角形雪花的描述屡见不鲜。

    例如,6世纪南朝梁国诗人萧统(501年—531年)有一诗句:彤云垂四片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12世纪宋代理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则认为雪花是由水凝成的晶花,而“六”又是水的成数(五行中,水排第三),所以雪花呈六角形。当然他的解释带有神秘色彩,有点牵强附会。但中国后来的许多学者认可这一说法,让人很不解。

    中国古代关于对雪花六角形特征的描述还有很多,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先人虽然已经彻底认识到了雪花六角形特征,但他们从未像欧洲人开普勒那样,将其作为一个数学问题加以分析。诚如李约瑟所言,中国人只是满足一种好奇心,知晓雪花六角形对称外形就很满意了。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种通病:只重表面现象,不注重实际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