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太阳风(1/2)

    太阳风

    “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1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对哈雷彗星的最早纪录。

    彗星俗称扫把星,因其拖一条长长的闪闪发光的尾巴而得名。它是星际物质的一种,就像我们地球一样,也绕着太阳旋转。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它每76年绕太阳一周,最近一次光临地球是1986年(在地球上能肉眼看到)。在我国古代,很多人相信彗星出现会给人间带来厄运。原因是,在久远的年代,彗星出现的年份往往发生天灾**,人们很自然进行联系,再将说法流传下去,彗星就成为了不祥之兆。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彗星观察者。在公元1500年以前,人类对大约40颗彗星的近似轨道计算的依据,几乎全部来源于中国的观察记录。随便翻开一本中国有关天文的古籍文本,便可以找到对彗星运动的精确描述,甚至还可以在一张星图上画出它们穿越天空的准确轨道。

    据史料考证,最早关于彗星的确切记载出现在春秋时期,《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1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其实中国人早在武王伐纣时,就注意到了彗星,据西汉《淮南子·兵略训》说:“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据中国天文学家张钰哲推算,这是对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自公元前240年起,每次哈雷彗星回归地球,中国都有记载,记载之多之详,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在对彗星的长期观察中,中国注意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彗星的尾巴总是背向太阳。早在公元653年的唐代,正史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当彗星早上出现时,它的尾指向西,而当它晚上出现时,它的尾巴指向东。这是一个不变的原理。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中国人还没有先进到提出“太阳风”的概念。不过中国典籍中多次提出到太阳辐射的“气”。既然有强大的“太阳气”存在,它足以将彗尾吹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就像地球上的风会把雨或雪吹成斜线一样。当然古代中国人不可能提出完整的“太阳气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