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三角耧车(1/2)

    三角耧车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耧,实际上就是一种多管播种机;而西方到1566年才制成条播机,比中国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直到16世纪,欧洲人还是靠手点播种子。这种方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产量低下。与我国传统的条播机相比,我国播种系统在效率上至少是欧洲系统的10倍,而换算成收获量的话,则为欧洲的30倍。正因为如此,在长达1700年历史中,中国的农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发达国家”,而西方则是“发展中国家”。

    条播机在中国被称为耧车,也叫耧犁,是古代的播种工具,也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它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播种,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

    耧车有独脚、双脚、三脚和四脚四种,一般常用的多是双脚和三脚。元代的王祯在《农书·耒耜门》记载了双脚耧的具体结构:“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 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由于独脚和双脚耧犁常因播种幅宽不一,易造成行驶同,而且效率低。为此,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犁。这种机械使用时需两人和一头牛,一人在前面牵牛拉耧,一人在后面扶耧。它的效率很高,一天竟可以播种一顷地。(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

    三脚耧车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