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我眼中的鲁迅(2/2)

  如果把鲁迅的文学看成是“赎罪”的文学,我觉得是可以的,但这“罪”的含义却是要重新界定的,那是一种更广大的近似于原罪但远远不止是原罪的“罪”。这是要和爱联系起来才能够理解的。

    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没有思索和悲哀便没有文学”。他就是在思索中和悲哀里度过他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的。一个思想者是不能不感到痛苦的,因为别人并不都这样思想,所以他,一个清醒者要悲哀,要愤怒,所以他要号召大家砸烂那个铁房子,让人们清醒地看到自己实在太糟糕的处境,进而去反抗,去改善,不怕流血牺牲,只要值得。

    当然,这只是从他思想的大的方面来看,那么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呢?原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鼓动着他向前去?

    我那天曾经对你说过,人都有爱和被爱的**与权利,这种情感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是任谁的无论多么牢固的理念都克制不了的,压抑不下去的(而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存天理灭人欲”的高压政治使人不得不具备了两层面孔,虚伪做作地生活在人群中间,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即所谓“入兰室之久而不闻其臭”的现状)所以叔本华有厌恶女人的恶名声却又有“不得不”去追求女人的“丑闻”。但这,唯有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鲁迅也是这样,他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的,是没有爱的,至少是没有男女之爱,那属于年轻人的激情和**,都被惨淡的生活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消磨掉了,沉入了孤寂的生活和心灵的底层,压抑下去,象一团冷冷的死的火焰。他不是没有**和激情,不是没有爱人,也不是没有表现和追求爱的机会与场合,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他的作为一个“人”的良知和理性使他不得不为了别人(他的母亲和形同虚设的朱安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人)活着,因为他确实不是一个绝决的、单一层面的、很自私很平凡的为食色而苟且偷生的人(但是为什么他不是那样的一个人,而只是这样的一个人呢?为什么)。直到他四十五岁时遇到了真正的爱和爱情,那是一个已经绝望的人的最后的挣扎,对于他的一生的苦痛,尽管他无法摆脱,他还是要竭力去尝试一下爱的真正滋味的。(但也许他又失望了)。

    他对于自己的命运有沉默,有忍耐,也有叛逆心和真实的行动,所以他最后选择了在照顾朱安生活的同时,与自己所爱的人同居了。那时的他是不惜违背自己母亲意愿,背着不孝的恶名声,不惜同社会流俗对抗,向自己已有的声誉挑战,同自身的“旧道德”决裂,他矛盾,他痛苦,但是最后,作为人的理性使他选择了人应该有的真实的生活。这是它的思想的一个大转变,他终于成了一个行动者。

    你的《自觉地承受“无爱”与“无所可爱”的痛苦和悲哀》的文章我没有看见,但我是与你有同感的(仅从题目中得到),但我想人不会“自觉”地去承受任何的苦痛,除非……你是知道我要说什么的。因为他是鲁迅,所以他才象鲁迅那样做了。

    我觉得,鲁迅是受佛洛伊德(不仅仅是尼采等西方哲人)的影响很深的一个人,或者说他从佛洛伊的的论述中清晰地看见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无法逃避的命运,他一生注定了要为生和死,爱和恨而活着,痛苦地孤独地活着。也为了大家。对于他的内心世界我有自己的看法和根据,我就先不说了。

    书中第795页末尾,我以为,鲁迅并非是想建立什么“疏远政治的、具有独立性的文学”,而是远离虚假的政治,或者不如说,当时的政治无一不是叫他失望的,所以他要先通过文学去构建一种至少是符合人性的、健全的,是真、善和美的,真正体现平等人权的社会和文艺的形态,和那个新的能够诞生,也必将诞生的世界。这是他的一个理想。他一直在为此探索着,拚争着,希望和绝望着。

    书中796页,竹内好说“《肥皂》是笨拙之作,《药》是失败之作,这样看是可以的,因为对于鲁迅自己而言,他是宁要笨拙而不要哗众取宠的文字的,作为鲁迅,作为一个大家而言,他是唯一一个能够清醒地认识和剖析自己的人,他看见了自己的粗鄙和笨拙,知道自己无法穷尽那个完美的极限和某个端点。因为追求完美,又因为自己的不可能完美,他才在《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一文中客观地评价了自己。他是实事求是的,他的确是在客观地一再内省,面对完美的无力与无奈,这些都是真实可信的。但在那些不能够清晰地认识他感受他的人看来,就是他的“自谦”了——因为别人大都是不在他的同一个起点和高度上的俗人,既然不能够平视,也就不可能理解他的话的真实含义了。

    对于《狂人日记》的论断,说是“稚拙”的并没有错,只要我们是从文学的和文艺的批评上来理解,他的《狂人日记》不是大气的,但并不是说不是“高品位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文学作品”,这其实也涉及不到“品味和品格”。仅就作品而言,他的语言和形式是稚拙的,甚至有些单薄,但其思想却是深沉和沉痛的,是郁积已久的勃发和呐喊,语言的单薄也正好衬托了思想的可包容和对于历史的精炼的概括(但不能否认语言上的不足)。仅就鲁迅对于历史、文艺、语言、人性和文字以及如何使自己正确地、理性地对待一切而言,中国还没有哪一个人超过他,那个时代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呢?我们期望着。

    即“他真正不能写,而同时又忠实于不能写”的论断,我是同意的。

    在思想的根源上,屈原和鲁迅倒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他们究其一生都一直在苦苦地追求着,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苦闷和不得志中,“上下而求索”着,哪怕是无尽的黑暗。他们都是矛盾的,性格和文笔,但他们并不回避矛盾,和回避自身,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现自己的种种不相容的矛盾的各个层面,即使这些不相包容的矛盾引起了别人的不解和非议,和种种相互“矛盾”的感受与认知,他也要这样做,去表现。

    他的小说、诗歌、散文都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所以竹内好才会说“我只是觉得这种拙笨的东西对于文学家的鲁迅来说是重要的,才谈到它,并不是因为要做结论而说的。鲁迅比任何人都更象个文学家。从来没有人像鲁迅那样深切地使我想到文学家的意义。”这句话我是理解的,只要你不只是从批评家和评论的角度去看,不是从维护鲁迅的完美形象上,而是从一个思想者和时时在探索着人类的魂灵的人的角度和一个“自然人”的角度看,就没有什么可费解的了。

    因为鲁迅不以导师自居,不以己非人,所以他才没有“一篇象样的批评”;“指导青年”的问题也是可以这样理解,他没有主观上强烈的好为人师的作风,但他却最终做了人之师。

    关于梁启超的对于中国的影响,在我们国家建立之后,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把他的价值给忽略了,甚至是埋没了,这是事实。只有李敖一直在提到他,并为之鸣不平。

    现在是我刚刚给你打了电话之后,我的确是想要听一听你的声音,再谈一谈我的关于你的书和鲁迅的想法,然后再多写一些我的想法和看法,争论也好,商榷也好,总之是想找一些信心和安慰。但是我有点失望了,你的话语中有种冷淡的味道,这是我可以料想得到的,但是我仍然感到有些突然,我怀着一腔热情去看你,想要和你交流,谈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一直觉得我在深更半夜里吵醒您是值得的,我也一直在诉说着我的种种想法,尊重和爱,尊重和爱着同一个伟人也许会使你重新认识我,谅解我的鲁莽……

    不管你怎样想和看了,我还是将我要说的先说出来吧。

    我希望你能够(也愿意看到)继续写出关于鲁迅的好文字,你的感受,你的认识,而且,我也许会真的到沈阳打扰你的,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

    如果你觉得我还可以成为你的一个小朋友,就给我回信吧!我只是一个孩子嘛!但是我觉得,鲁迅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这些追随他的脚步的人也同样会做到。后生可畏,是这样的,我觉得我已经老了,因为不满意现在的生活。但是还有更多的后来人,希望属于我们,也同样属于他们和这个世界。

    1999年12月29日

    鲁迅的思想,以及鲁迅对于开明政治和学术和文化氛围的追求,是比任何人都更执著和勇敢的,反抗几千年来的精神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