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严歌苓其人其文 > 严歌苓:我不喜欢主流

严歌苓:我不喜欢主流(2/2)

乎获得了所有有影响的海外华文文学大奖,但她显然是很诚实的,你是成功的吗?面对这个许多名人都畏惧的问题,严歌苓侃侃而谈:“成功与否其实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过去我一直有一种紧迫感、焦灼感,总是不知足,不知道惜福,总认为自己要读很多的书,要学很多的知识,对整个世界、对所有的人我都是很宽容的,唯独对自己不宽容,晚上失眠,每天都得四五点钟就起床,强迫自己去学英语、法语、日语,每天都得读一定量的书,因为不读书我就不完美,不完美我就不幸福。现在不了,也是经过美国一些心理医生的治疗,我感觉现在的我是幸福的,是成功的,即使我不再去写作,我也是成功的,因为我现在很满足很幸福。过去,我喜欢大海喜欢阳光,现在我的家由海边搬到了山边,可以说我是从一个智者变成仁者了,我也变得安泰,不像先前那样紧张了。人要对自己宽容。”

    我的妥协婚姻观

    严歌苓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舞者、女兵、作家、到现在的好莱坞专业编剧,然而,其最大的传奇也许就是和美国外交官的艰难婚恋,据此,她曾经写出了一本书叫做《无出路咖啡馆》。

    严歌苓说,婚姻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和宽容,甚至说是妥协,不妥协的婚姻是不存在的,也是无法继续的。谈到自己的婚姻生活时,严歌苓兴致很高:“我们来自两个不同的文化世界,碰撞总是难免的,尤其是初期,曾经经历过一个很长的磨合期,也经历过一些啼笑皆非的片断,比如他曾经说我在饮食上是强烈的中国沙文主义,因为即使到现在我也不怎么吃西餐,不过,现在他已经爱上中国菜了。异国婚姻中细小的磨擦永远会有,好玩的东西永远不断,总会有无穷的出乎意料的细节让你快乐,而对我来说婚姻的魅力即在于永远不会失去新鲜感。”

    广告时代对作家是很残忍的

    严歌苓是一个讨厌热闹喜欢独处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懂得享受孤独的人,以前的她不喜欢抛头露面,这一次来参加“第十三届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也是她第一次出席这样的会议。在美国常有人邀请她去演讲,她总是很难胜任这样的工作,她常常说,一个作家,作品就是他最好的演讲,作品摆在那儿,想知道什么,可以自己去阅读、去体验。

    她曾经坚持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信条,甚至说自己不需要太多的读者,但从近几年她频频回国参加一些诸如新作《谁家有女初长成》的读者见面会这样的活动来看,严歌苓显然在尝试着一种改变或者说是妥协,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广告世界是非常残酷的,自己的正统文学要想在这个时代找到一个位置,作家自己就必须站出来,自己去呐喊,打出自己的旗子。”说这句话的时候,骄傲的严歌苓多少显得有一些无奈。

    (全文完。请欣赏下篇内容)